AUTUMNAL
EQUINOX
传/统/二/十/四/节/气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秋分节气马上来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此时昼夜均等,阴阳平衡。中医认为,秋分时节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正是人体调节阴阳、收敛神气的重要时期。男同胞别忽略,不同岁数养生重点大不同,照着做少生病。
先搞懂:秋分这天气,最容易给身体添啥麻烦?
一到秋分,“燥”就成了“主角”,最伤咱的肺。肺一不舒服,毛病就跟着来:嘴巴干、嗓子痒、皮肤起皮等,而且,秋天对应“金”,还会影响到肝的功能。咱男的平时阳气旺,这时可别再瞎折腾,得学会“收”,别让阳气白白散掉。
分年龄养生!3个阶段,各有各的重点
1.青年小伙(18-44岁):别仗着年轻瞎造,先护好肺
这年纪的小伙子精力旺,熬夜、加班、吃烧烤、喝冰饮是常事儿,看着没事,其实身体早被“燥”盯上了。
吃对才舒服:多吃点润嗓子、护肺的,比如梨、百合、银耳,早上喝点蜂蜜水。少碰辣的、烤的,不然越吃越干。
别熬大夜:尽量11点前睡,早上早点起,别总让身体“透支”。
运动别过猛:跑跑步、打打太极就行,出点小汗就停,大汗淋漓反而伤身体。
别瞎emo:秋天容易让人心情低落,多和朋友聚聚,出去逛逛,别一个人闷着。
2.中年大哥(45-59岁):上有老下有小,先顾好“脾胃和肺”
这岁数的大哥,家里家外压力大,精力不如以前,亚健康找上门的不少。重点要“防未病”,别等真生病了才着急。
吃的要“养”:多吃山药、莲子、南瓜这些能健脾益肺的,把脾胃养好了,身体才有劲。
按按穴位省事儿:每天揉揉膝盖下的“足三里”、手腕上的“太渊穴”,按个三五分钟,帮着调理脾胃和肺。
别太拼:工作别熬到半夜,也别过度劳累,该歇就歇;夫妻生活也得节制,别耗着肾精。
定期查身体:血压、血糖得常盯着,早发现问题早调理。
3.老年长辈(60岁以上):重点护“肾”防干燥,保暖别大意
上了年纪,肾气慢慢弱了,阴液也少,秋天一燥,皮肤痒、口干、便秘更明显,还得注意保暖。
吃点“补阴的”:黑芝麻、核桃、枸杞子、黑豆这些能滋阴补肾的,煮粥、泡水都合适。
保暖别偷懒:腰和脚最容易受凉,秋裤该穿就穿,晚上睡觉盖好肚子。早上别起太早晨练,等太阳出来了再出去。
运动要“缓”:散散步、练练八段锦就行,别跟年轻人比,舒服最重要。
多喝水有讲究:别等渴了再喝,一次少喝点,分多次喝;也能泡点西洋参、麦冬水,润润嗓子补补阴。
秋分养生小妙招,简单好操作
1.三个食疗方,在家就能做
雪梨百合汤:一个梨去皮切块,加15克百合、几块冰糖,煮水喝,润肺止咳,秋天喝正合适。
山药粥:山药去皮切小块,跟大米一起煮粥,早上喝一碗,健脾又养胃。
温蜂蜜水: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的蜂蜜水,别用开水冲(会破坏营养),帮着润肠通便。
2.作息跟着太阳走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就是让咱跟着鸡的作息来:晚上早点睡,顺应身体“藏阴”;早上早点起,让阳气舒展开,别睡懒觉。
3.心情别“悲秋”
秋天容易让人伤感,多出去走走,爬爬山、看看风景,或者跟老伙计下下棋、唱唱歌,心情好了,身体也舒服。
4.按按经络,通气血
叩击肺经:沿着胳膊内侧前缘,从上往下轻轻敲,每天敲两次,每次5分钟,帮着通肺经。
揉迎香穴:鼻子两边的“迎香穴”,每天揉一揉,能预防感冒,鼻子也舒服。
秋分养生关键在“顺应自然”,青年护肺防消耗,中年健脾防未病,老年补肾防干燥。不用搞多复杂,照着这些简单的方法做,坚持下来,身体自然更顺溜。男同胞们,别光顾着忙,身体才是顶梁柱,赶紧安排上!
参考文献:中医养生、中医科普
文化宣传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