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临床荟萃】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严重肝病“元凶”

一天,我正在门诊上班,一个同事带着他的老乡王某找到我。王某今年71岁,男性,10天前饮用白酒300毫升后出现尿黄、乏力,伴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到当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酒精性肝炎。在王某住院期间,医生给予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王某对我说,他的小便呈浓茶色,大便呈白陶土色。大便呈白陶土色是一种重要的症状,通常提示肝胆系统可能存在严重问题。这种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胆汁的分泌、排泄受阻密切相关。胆管梗阻是导致大便呈白陶土色的最常见原因,肝硬化、肝炎等肝病也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进而影响粪便的颜色。这些疾病通常伴随黄疸等症状。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我发现王某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皮肤巩膜明显黄染。经详细询问,我得知他患2型糖尿病1年多,睡前规律注射胰岛素10国际单位,血糖控制尚可。王某告诉我,他在当地医院住院时,医生发现他有乙肝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3项指标呈阳性),之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有乙肝,也从来没有按照乙肝治疗过。我再问个人史,得知他爱喝高度白酒,且已经喝了30多年。

王某究竟是什么病呢?先分析肝损伤的病因:1.病毒性肝炎和非嗜肝病毒感染。2.酒精性肝损伤。3.药物或者毒素引起的肝损伤。4.脂肪肝。5.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损伤。6.心脏和血管疾病引起的肝损伤。7.寄生虫病引起的肝损伤。8.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肝损伤。9.不明原因引起的肝损伤。他还有黄疸。黄疸诊断思路:第一关,黄疸是真是假?如果大量吃胡萝卜、南瓜、黄心红薯,有可能出现胡萝卜素染黄手掌皮肤的假黄疸。确认了黄疸的存在后,进入第二关,查肝功能,了解总胆红素和直接、间接胆红素的比值。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考虑溶血性疾病;双相增高(间接和直接胆红素均增高),考虑肝脏疾病;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考虑梗阻性黄疸。第三关,根据第二步的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然后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如血液病筛查、肝病筛查或者彩超、CT(计算机层析成像)、磁共振检查。如果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考虑外科疾病,必要时可进行内镜或外科治疗。如果肝内外胆管没有扩张,需要按照肝损伤的九大原因逐条排查。按照这两个思路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确认王某是否有肝衰竭;其次,根据胆红素增高的性质和大便呈白陶土色,需要排除肝外梗阻性疾病,特别是壶腹周围癌。

把王某收治入院后,我建议我的下级医师认真按照上面的两大思路进行排查。经过检查,王某的总胆红素高达223微摩尔/升,超过170微摩尔/升(中度黄疸标准),但他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却在正常范围内,没达到肝衰竭的诊断标准。事出反常,必须谨慎。我提醒下级医师,必须安排王某做甲肝、戊肝非嗜肝病毒检查,同时需要警惕药物性肝损害。之后的腹部CT检查没有发现肝内外胆管扩张,也没有发现壶腹周围癌相关症状。王某的戊肝抗体IgM(免疫球蛋白M)阳性。

可以说,在乙肝和酒精性肝炎的基础上,王某还有戊肝病毒感染,加上糖尿病,导致肝损害加重。

按照思路排查,把王某真正的病因找到后,在治疗方面,我提出4个要求:1.病因学治疗。要继续关注乙肝病毒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同时王某要戒酒。戊肝多为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2.外科手术治疗。目前,王某无手术指征。3.我们要重视患者的营养问题,提高他的免疫力,同时应用保肝、退黄疸药物。4.言语心理治疗。跟王某讲清楚病情,取得他的信任,让他积极配合治疗。

现在,王某的病情已经明显好转,回到当地医院继续进行治疗。(作者供职于河南省人民医院)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临床荟萃】抽丝剥茧终于找到严重肝病“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