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全科医生,我常与准妈妈和新手妈妈交流。孕产妇健康管理是一项贯穿孕前、孕期与产后的系统工程。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梳理关键注意事项,帮助大家顺利度过这一特殊阶段,共同守护母婴健康。
一、孕前保健:健康生命的起点
补充叶酸对胎儿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可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建议从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400~800微克,并持续至产后3个月。平时可多摄入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叶酸的食物。
夫妻双方应在孕前戒烟戒酒。烟草和酒精会增加早产、低体重儿及胎儿畸形的风险,也应尽量避免接触二手烟。
孕前健康体检同样不可忽视。包括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遗传咨询、保持适宜体重、接种风疹疫苗等。建议夫妇提前3~6个月做孕前咨询,为怀孕做好全面准备。
二、孕期管理:科学护航280天
定期产检是保障孕期安全的核心。通过规范产检,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并发症,监测胎儿发育。一般建议孕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28~36周每2周一次,36周后每周一次。关键检查包括:孕早期(11~13⁺⁶周)NT检查和唐氏筛查、孕中期(20~24周)大排畸超声、24~28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以及孕晚期的胎位与胎心监护。
体重管理方面,推荐整个孕期增重10~12.5公斤,具体应结合孕前体重指数调整。体重增长过多易诱发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增长不足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十分关键。应注重优质蛋白、钙等营养的摄入,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既控制体重,也缓解身体不适。
三、产后恢复:身心俱护迎新生
产后恢复包括身体与心理两方面。产后6周内是身体恢复的关键期,需注意伤口护理与恶露观察。母乳喂养不仅促进婴儿健康,也有助于子宫恢复。产后42天应回院复查,确保恢复良好。
盆底肌康复训练很重要。分娩可能造成盆底肌损伤,导致尿失禁等问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
心理方面同样需关注。50%~80%的产妇会有情绪低落,通常数日内可自行缓解。若情绪低落持续超过2周,并伴兴趣减退等症状,应警惕产后抑郁,及时寻求专业支持。
家人理解与参与是预防产后抑郁的重要力量。产妇也应尽量保证休息,适当放松,多与其他新手妈妈交流。必要时,请主动向医生求助。
全科医生的提醒
孕产妇健康需要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家人及孕妇共同守护。基层医院提供建册、产检等基础服务,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请及时与医生沟通,切勿忽略身体信号。孕育新生命是一段美好而重要的旅程,科学管理陪伴您和宝宝健康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