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1917年,26岁的胡适执教北大,已经年入“百万”了

1917年初春,年仅26岁的胡适应陈独秀之邀,正式进入北京大学任教。这位年轻的教授甫一入职就获得了令人艳羡的260块大洋月薪,这在当时的知识界可谓凤毛麟角。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薪资在短时间内又经历了两次上调,先是增至280块,后又攀升至300块大洋。要知道,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月薪也不过600大洋,足见校方对这位青年才俊的重视程度。

若以购买力换算,这笔收入堪称惊人。当时黄金市价约为2块大洋一克,300块大洋相当于150克黄金。按照现今每克黄金500元人民币的行情折算,胡适的月收入相当于现在的7.5万元人民币,年收入轻松突破百万大关。这样的收入水平,足以让他在北京过上极其优渥的生活。

自1917年9月正式执教北大,到1925年离职(期间1923年因病休假一年),胡适在北大度过了近八年的教学生涯。仅凭工资收入,他就积攒了数万大洋的财富。这些丰厚的收入不仅支撑着他体面的教授生活,还让他有余力资助他人。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他对林语堂的慷慨相助。当时正在美国深造的林语堂遭遇经济困境,胡适得知后,便以北京大学的名义,自掏腰包汇去了1500至2000美元(约合3000-4000大洋)的巨额资助,这在当时足以支付一个留学生数年的开销。

然而,北大时期并非胡适收入的巅峰。1938年至1942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期间,他的薪资达到了惊人的2400块大洋,其中包括1000块基本工资和1400块职务补贴。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当时民国政府最高领导人的薪资水平。不过考虑到外派工作的特殊性,这笔收入需要支付高昂的海外生活成本及外交活动经费,实际可支配收入未必如表面数字那般丰厚。

胡适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优渥的待遇,与其卓越的学识密不可分。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后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更以庚款留学生身份赴美深造。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农学专业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哲学大师杜威。归国后,他积极推动白话文运动,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白话诗,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文章,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

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一生涉猎广泛,在文学、哲学、史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英国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曾盛赞他是\"当今世界最聪明的六个人之一\"。更令人称奇的是,胡适一生共获得36个博士学位,其中多数来自哈佛、加州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这些荣誉学位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他的高度认可。在学术成就达到顶峰后,胡适又转向政界发展,尤其在驻美大使任上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为中国抗战争取国际支持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1917年,26岁的胡适执教北大,已经年入“百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