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补血却怕猪血不干净、煮后散碎又腥、不知怎么吃才合适 —— 很多人对猪血望而却步。施宣赫老师指出:“猪血是平价的家常食材,比猪肝温和易吸收,无需过多担心胆固醇,只要选对新鲜猪血、做好去腥,就是性价比极高的家常菜。” 今天就跟着施老师,学挑猪血、去腥味,做鲜嫩美食。
一、猪血的食用优势:家常食材里的 “平价营养选择”
猪血在饮食搭配中,特性贴合现代人需求,且价格亲民(5-8 元 / 斤),日常食用有不少好处:
补充铁质易吸收:猪血的铁含量较高,且是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比一些补铁方式更温和,不易刺激肠胃。对于需要补充铁质的人群(如脸色苍白、易疲劳者),每周吃 1 次,能为身体提供所需营养;
助力肠道清爽: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能与肠道内的一些杂质结合,形成沉淀物排出体外,适合户外工作者、常吃零食的人,帮助减轻肠道负担;
低负担补营养:猪血脂肪含量几乎为零,胆固醇比鸡蛋低,蛋白质含量可与瘦肉媲美。减脂期人群、中老年人、关注血脂的人想吃有 “肉感” 的食材又怕胖,选猪血很合适;老人和孩子消化功能较弱,也能轻松吸收。
二、3 步搞定 “选、处理”,猪血干净无腥不碎
(一)选:3 点避开 “问题猪血”
看颜色:优先选暗红色、表面光滑有光泽的猪血;颜色过于鲜红(可能添加色素)、发暗发灰(不新鲜)或有斑点的,别购买;
用手摸:选质地紧实、按压后有弹性的猪血;摸起来发黏、软塌没质感的,多为不新鲜,口感和营养都会打折扣;
看切面:块状猪血的切面需细腻、无明显气孔;若切面粗糙、布满孔洞,可能掺了过多水分,不仅口感差,营养也会流失。
(二)处理:2 步去杂去腥防散
浸泡去杂质:将猪血切成 2 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入清水中浸泡 10 分钟(期间可轻轻搅动,让杂质沉淀),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焯水锁嫩去腥:锅中加清水,放 1 勺料酒和 1 片姜,水烧开后放入猪血块,煮 1 分钟(猪血块浮起即可),捞出后用温水冲洗。这一步既能去除腥味,还能让猪血质地更紧实,后续烹饪时不易散碎。
三、3 种猪血家常做法:鲜嫩实用,各人群适配
1. 全家款:猪血豆腐汤(鲜暖适口,适合秋冬)
材料:猪血、嫩豆腐 1 块、青菜 1 颗、鸡蛋 1 个、葱花、香油
做法:
① 猪血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切块,豆腐切小块,青菜洗净切段,鸡蛋打散备用;
② 锅中加清水,放 1 片姜,烧开后放入猪血和豆腐,中火煮 5 分钟;
③ 加入青菜煮 1 分钟,淋入蛋液(边倒边轻轻搅拌,形成蛋花),加少许盐调味,滴几滴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为什么推荐:施宣赫老师说:“猪血搭配豆腐和青菜,营养均衡,汤品鲜暖,秋冬喝一碗舒服又暖胃,全家老少都能吃。”
2. 孩子款:猪血瘦肉粥(软糯开胃,好消化)
材料:猪血、瘦肉 50g、大米、胡萝卜 1 小块、葱花
做法:
① 猪血处理后切小丁,瘦肉剁成肉末(用少许生抽和淀粉抓匀,增加嫩度),胡萝卜去皮切小丁;
② 大米淘洗干净,加足量水煮成稀粥,放入胡萝卜丁煮 5 分钟,再加入肉末搅拌均匀;
③ 放入猪血丁,继续煮 3 分钟至熟透,加少许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适合人群:孩子不爱吃 “补铁食材” 时,这款粥品软糯鲜香,猪血无腥味,瘦肉和胡萝卜能丰富口感,比普通白粥更有营养,还能帮助孩子补充成长所需。
3. 减脂期款:青椒炒猪血(低卡下饭,省时间)
材料:猪血、青椒 2 个、蒜末、生抽、蚝油
做法:
① 猪血处理后切块,青椒去籽切片;
② 锅中放少许油,烧至五成热,炒香蒜末,加 1 勺生抽和半勺蚝油,翻炒均匀;
③ 放入猪血,轻轻翻炒 2 分钟(别用力翻动,防止猪血碎烂),加入青椒炒 1 分钟至变软,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为什么推荐:每 100 克猪血仅约 55 大卡,低卡且有饱腹感,减脂期吃能补充蛋白质和铁质,不用担心热量超标,搭配青椒后口感下饭,做法也简单省时。
四、吃猪血的 3 个 “温馨提醒”
避低价劣质品:价格低于 3 元 / 斤的猪血,可能是用淀粉和色素冒充的 “假猪血”,不仅没营养,还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务必选超市、菜市场等正规渠道的新鲜猪血;
适量吃别过量:成人每周吃 1-2 次、每次 150-200g 即可;孩子每次 50-100g,过量食用可能导致铁摄入过多,加重肠胃负担;
高尿酸人群慎吃:猪血的嘌呤含量略高于普通蔬菜,痛风或高尿酸急性发作期不要吃;缓解期可少量食用,每次不超过 100g。
施宣赫老师说:“日常补养不用追求贵食材,像猪血这样的平价菜,只要选对、做好,就能为身体提供实用营养,这就是家常饮食的智慧。” 你平时吃过猪血吗?有什么独特做法?评论区分享一下,一起解锁更多猪血的家常吃法~
【声明】本文为日常饮食经验分享,仅作食材搭配参考,不涉及任何医疗或养生功效宣称,具体饮食选择请结合自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