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谢红
上了年纪后,不少人总觉得“消化差”是常态。比如,有的人右上腹偶尔闷胀、吃了油腻的食物就隐隐作痛。出现上述症状,别急着归咎“岁月不饶人”,说不定是胆囊里潜伏的“小石头”在偷偷“搞事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结石,轻则让人不适,重则可能引发大麻烦。
一个月前,年过七旬的严阿婆(化名)总觉得右上腹闷闷的疼,她起初以为是年纪大了消化弱,忍忍就过去了。直到疼痛频繁起来,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去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胆囊里藏着数颗细小的结石。
一年前,严阿婆的弟弟也曾被胆结石困扰,还因为拖延治疗导致症状加重,有了弟弟的 “教训”,严阿婆决定立即前往深圳华侨医院治疗。经过该院普外科医生团队详细评估后发现,严阿婆虽然有结石,但胆囊功能良好、胆囊壁厚度正常,符合保胆取石的条件,随即为她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方案。手术过程很顺利,普外科团队为严阿婆精准取出了所有结石,完好保留了胆囊功能。术后严阿婆恢复得很快,她高兴地说:“现在肚子不疼了,吃饭也香了!”
像严阿婆一样,很多人对胆囊结石存在认知误区。深圳华侨医院普外科提示,以下这份“胆囊保健指南”请收好。
1、别忽视 “沉默的结石”
胆囊结石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人像严阿婆一样误以为是消化问题。若出现右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嗳气,尤其是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一定要及时做腹部超声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2、小结石比大结石更危险
不少人觉得 “结石小就不用管”,其实小结石活动性更强,更容易嵌顿在胆囊管、胆总管,引发胆绞痛、胆管炎甚至急性胰腺炎,风险比固定的大结石更高,发现后需遵医嘱及时处理。
3、保胆取石有“门槛”
保胆取石并非人人适宜,需满足 “胆囊功能正常、胆囊壁无明显增厚、结石未嵌顿” 等条件。医生会通过专业评估判断是否符合保胆指征,最大程度保留胆囊生理功能。
4、术后养护“三要点”,胆囊健康不 “掉链”
饮食规律:三餐定时定量,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胆汁淤积;
清淡为主:少吃油炸、肥肉、动物内脏等油腻食物,多吃蔬菜、粗粮;
定期复查:术后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腹部超声,监测胆囊功能和结石是否复发。
胆囊虽小,却是消化功能的 “重要帮手”。若您或家人也有类似严阿婆的不适症状,别再硬扛!及时到医院检查,咨询专业医生,才能抓住保胆的最佳时机!(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