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重庆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家长务必识别这7个信号!

您的孩子是否最近总是闷闷不乐,动不动就发脾气?是否常常把“我好烦”挂在嘴边,甚至不愿去上学?

许多家长会将其简单地归咎于“青春期叛逆”或“抗压能力差”,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这或许是青少年焦虑障碍发出的求救信号。

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远非普通的紧张或担心,而是一种持续、过度的恐惧和焦虑,严重干扰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可以从以下7个信号中提高警惕。

家长务必警惕的7个早期信号

1. 情绪上的“疾风骤雨”

  • 易怒烦躁: 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他极大的情绪反应,变得不耐烦、爱发脾气。这是焦虑最容易被误解为“叛逆”的表现。
  • 情绪低落: 经常表现出悲伤、哭泣、情绪低落,对过去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 过度担忧: 对未来、学业、人际关系表现出不切实际的、持续的担忧,即使安慰也无法缓解。

2. 行为上的“退缩与逃避”

  • 拒绝上学: 这是非常核心的信号。孩子可能会频繁抱怨身体不适(如头痛、肚子痛)以逃避上学,或因害怕考试、演讲、社交等特定学校场景而抗拒上学。
  • 社交回避: 不愿参加朋友的聚会、家庭活动,逐渐缩小自己的社交圈,把自己长时间关在房间里。

3. 身体上的“莫名不适”

焦虑不止影响情绪,更会引发真实的躯体症状。如果体检查不出原因,需考虑焦虑可能。

  • 睡眠问题: 难以入睡、失眠、早醒,或者睡眠过多。
  • 疲惫感: 总是抱怨很累,即使没有进行大量活动也感到精力不足。
  • 躯体疼痛: 频繁出现头痛、胃痛、恶心、腹泻、肌肉紧张等。

4. 学习上的“断崖式下跌”

  •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学习成绩突然大幅下滑。
  • 对作业拖延现象变得极其严重,可能是因为伴随了完美主义倾向,害怕做得不好而不敢开始。

5. 对话中的“灾难化思维”

  • 经常说出“万一……怎么办?”、“如果搞砸了一切都完了”、“大家肯定都在笑话我”等话语。
  • 他们的思维模式倾向于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并低估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6. 习惯上的“反复确认”

  • 出现一些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例如反复检查门锁、作业,过度清洁,或要求家长对同一件事做出反复的确认和保证。

7. 自我评价上的“极度贬低”

  • 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忽略优点,经常自我批评,说出“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太没用了”之类的话。

如果发现信号,家长该怎么办?

  1. 停止否定,倾听理解: 最重要的一步是放下“矫情”、“想开点”之类的评价。取而代之的是:“我看到了你的痛苦,我愿意听你说说,我们一起想办法。”
  2. 提供安全感: 告诉孩子,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爱他、支持他。家庭是他的安全港湾。
  3. 寻求专业帮助: 儿童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专家。这并非丢人的事,就像感冒需要看医生一样,情绪生病了也需要专业治疗。
  4. 保持耐心: 康复是一个过程,可能会有反复。家长的耐心和支持是孩子走向康复最重要的力量。

青春期的世界本就充满风雨,当焦虑的黑云笼罩时,孩子更需要我们成为那道能穿透云层的光。您的理解、接纳和及时的行动,是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部分图文源网络 侵权联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重庆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治疗:青少年焦虑障碍,家长务必识别这7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