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搜狐医药 | 剂泰科技发布全球首个AI纳米递送平台,赋能药物“精准导航”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在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复杂疾病的治疗中,药物难以精准靶向病灶部位是药物研发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如何构建药物的“精准导航”系统,将治疗成分高效且安全地递送至病灶核心区域,已成为突破治疗瓶颈、推动疗效进阶的关键。而纳米递送系统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赋能技术。

9月16日,全球首个人工智能(AI)驱动的纳米递送平台NanoForge正式发布。该平台由剂泰科技自主研发,基于量子化学与分子动力学模拟,NanoForge结合自研专利高通量湿实验及筛选平台,集成剂泰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合成脂质语言模型及生成算法,纳米材料筛选及研究人工智能体和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千万级LNP脂质库,可实现从分子生成、特性预测、AI导引的干湿实验迭代以及脂质处方设计与优化,到最终确定剂型的闭环流程,并通过平台的持续学习与进化,不断扩展纳米递送的数据壁垒。

据悉,基于NanoForge平台,剂泰科技已打造三大核心解决方案,分别是AI核酸递送系统设计平台(AiLNP),能够精准设计核酸递送系统,让核酸药物更高效地抵达作用位点;AI mRNA序列设计平台(AiRNA),可对mRNA序列进行优化设计,提升mRNA药物的性能及AI小分子制剂设计平台(AiTEM),助力小分子药物的制剂研发,改善小分子药物的递送效果 。

图说 / 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博士

“就像火箭精准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一样,我们研发的‘纳米火箭’能成功穿越人体层层复杂生理屏障,把发挥作用的药物精准送达疾病核心位点,进而完成对病变细胞的重新编码,实现靶向治疗。”剂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赖才达博士将药物递送过程形象地比作“火箭+卫星”系统。

在他看来,这项突破性的精准递送技术,不仅能大幅压缩药物研发周期,更显著提升了研发成功率,从根本上帮助药企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投入与未知风险。

谈及剂泰科技的商业化模式,赖才达博士风趣地将其比作生物医药界的“Space X”—既保持“自主研发”的核心动力,聚焦开发具有颠覆性的创新药物产品;又开放“技术赋能”的合作生态,为全球顶尖biotech制药企业提供核心药物递送技术支持,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基于“自主研发+技术输出”的双轮驱动模式,剂泰科技既夯实了自身在药物递送领域的技术壁垒,也为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高效协作的新路径。

截止目前,剂泰科技拥有超过1000万种以上的脂质结构,10万个可做模型训练的数据点,突破性实现人体内肝、肺、免疫器官、心脏、肌肉、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8个器官或组织已识别的脂质纳米颗粒(LNP)靶向递送,为相关疾病提供成药机会,也在器官水平上为生命体抵抗衰老提供可能。

据悉,在NanoForge平台的支撑下,剂泰科技已成功开发超过10个管线项目,产出7个临床前候选药物,并行推进4个临床项目,最快的管线已到达pre-NDA阶段。未来3-5年,有望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方向取得较大突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搜狐医药 | 剂泰科技发布全球首个AI纳米递送平台,赋能药物“精准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