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秋凉正浓,疾病频发!掌握这 5 招,帮你提升免疫力!

刚入秋没几天,身边感冒、咳嗽的人就多了起来 —— 有人早上出门还好好地,到了下午就开始鼻塞咽痛;还有人被反复的过敏性鼻炎折磨,喷嚏打个不停。其实这不是巧合,秋季本身就是疾病高发期,想要安稳度过这个季节,关键在于做好 “免疫力防护”。

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我们人体内的正气(免疫力)如果足够强大,就很少生病。

《黄帝内经》提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其实增强免疫能力,也可以起到治未病的作用,增强抵抗力,能减少人患病几率,让人更长寿。

如何提高免疫力?

1、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C:可食用维生素C片,或食用含维生素C比较多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西蓝花、小白菜,猕猴桃、橙子、冬枣等,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流感。

维生素A:可食用茴香、胡萝卜、甘蓝,动物肝脏、鱼油等,能帮助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

维生素E:可食用坚果、蛋黄和植物油等。如核桃仁、松子、葵花籽,菠菜、黄花菜和橄榄油、玉米油、芝麻油等,可以抗氧化抗衰、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力。

2、增加运动

适当增加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运动时间:秋季早上气温低,而且可能有雾霾,不建议太早出门运动,最好等太阳出来后,比如上午 9-10 点,或者下午 4-5 点,这时候气温适中,空气也比较好。

运动方式:秋季运动不宜太剧烈,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让身体过度消耗,反而影响免疫力。可以选择温和的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极、做瑜伽等,每次运动 30-40 分钟,每周坚持 3-4 次,就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运动后注意:运动后一定要及时擦干汗水,穿上外套,避免受凉。因为运动后身体毛孔张开,寒气很容易侵入,要是不注意保暖,反而可能感冒。

3、睡好“子午觉”

睡眠其实是免疫力的“修复时间”。秋季白天变短,晚上变长,正好是养精蓄锐的好时候,要是经常熬夜,免疫力肯定会下降。

子时睡觉:子时是晚上23点到凌晨 1 点,这个时间段是肝脏排毒的时间,也是身体修复的关键时期,尽量在23点前入睡,让肝脏好好工作,才能让免疫力得到修复。

午时补觉:午时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个时间段可以小睡20-30分钟,不仅能缓解上午的疲劳,让下午更有精神,也能帮助免疫力“充电”。

4、保持好心情

情绪和免疫力其实关系很大。秋季天气转凉,树叶凋零,很多人会因为环境变化变得情绪低落,甚至“emo”,但长期的坏情绪会影响内分泌,进而降低免疫力。

多晒太阳:每天多晒晒太阳,比如中午在阳台坐一会儿,或者下午出门散散步,阳光能促进身体分泌血清素,帮你改善情绪,变得更开心。

做喜欢的事:要是觉得情绪不好,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听歌、看看书、养养花,或者和朋友聊聊天,转移注意力,让心情放松下来。

学会深呼吸:要是遇到烦心事,感觉压力大,可以试试深呼吸 —— 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再慢慢地呼气,重复几次,就能让身体放松,情绪也会平静下来。

好心情能让身体的内分泌更稳定,免疫力自然也会跟着提升,所以秋季一定要让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按摩三处穴位

① 大椎穴

搜图

位置: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作用:益气壮阳,可防治感冒、治落枕和颈肩不适、粉刺等疾病。

② 曲池穴

位置:屈肘后,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作用:清热解表、疏经通络,主治手臂疼痛、高血压、腹泻、目赤肿痛等病症。

③ 风门穴

位置:大椎下的第二个凹洼的中心,左右各两厘米处。

作用:长按三处穴位,可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不是一天练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习惯!这个秋天,只要我们做好饮食、运动、睡眠、情绪这几方面,再注意细节防护,悄悄提升免疫力。

希望今天分享的方法能帮到大家,要是你还有其他提升免疫力的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健康过秋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秋凉正浓,疾病频发!掌握这 5 招,帮你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