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临床分期,一期卵巢癌属于病变早期,此时病变仅局限于卵巢或输卵管,尚未发生盆腔外转移,一般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几乎70%以上的患者会复发。
治疗不规范导致盆腹腔残留微小转移灶和游离肿瘤细胞,是引起卵巢癌早期复发、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不过,近年来卵巢癌患者在初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后使用PARP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可推迟该症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以最新一代PARP抑制剂类药物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为例,卵巢癌一期化疗、二期化疗后达到CR或PR阶段的患者,在维持治疗期规范应用该药可让患者保持3年以上疾病不再进一步发展,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达40个月,在服用该药满2年时,六成以上的患者病情仍然控制良好,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57%。
该药可以通过“合成致死”机制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具有独创的“酰胺结构优化”,在保证PARP酶抑制效力的同时提高体内药物暴露浓度,相对来说更安全。而且药物无需基因检测,可以针对卵巢癌全人群进行治疗,即BRCA突变/野生型均可用药,恶心、疲劳乏力、呕吐等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特别是对胃肠道刺激更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在卵巢癌不同治疗阶段,所用药物不同,如手术后通常使用卡铂注射液(波贝)、顺铂注射液(齐鲁)等含铂药物进行化疗,但随着化疗线数增加,卵巢癌患者铂耐药概率上升,对于FRα铂耐药卵巢癌,目前也有对应的治疗方案,如采用以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为代表的抗体偶联药物等,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