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中华杞乡 康养中宁”2025年文旅暨特色产业宣介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永根向各界盛情邀约:“希望站在北京这个高能级的平台上,将中宁‘枸杞之乡’的深厚底蕴与‘康养中宁’的崭新形象,更广泛地推介给全国的朋友。”
此次活动旨在依托首都北京的全国性辐射力和影响力,全方位展示宁夏中宁县独特的枸杞文化、旅游资源与康养产业发展新成果。
周永根介绍,中宁县得黄河灌溉之利,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枸杞之乡”。千百年来,中宁枸杞作为道地药材,已成为一张享誉全国的“红色名片”。如今,中宁已超越传统农产品产地范畴,正全力推动枸杞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集种植、加工、科研、文化、康养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在中宁,游客既可探寻枸杞之源,漫步万亩田园,亦可体验以枸杞为核心的康养服务,感受黄河文化与塞上风情的独特魅力。”他盛情邀请全国游客和投资者亲临中宁,品味道地珍品,共享发展机遇。
为深入探讨产业发展路径,中宁县于9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文旅暨特色产业座谈会,邀请影视、媒体、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商大计。
周永根在会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宁的发展思路:“近年来,中宁县立足‘中华杞乡 康养中宁’发展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大家能够深度交流、心灵互通,集众智、聚合力、谋未来,让中宁文旅、枸杞等特色产业绽放光彩。”
座谈会上,各位专家发表了深度见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原司长高长力从“中宁文旅如何与影视产业相互赋能”的角度发表见解,为中宁文旅融合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原董事会主席顾海鸥聚焦“中宁枸杞的品牌塑造”,深入剖析了中宁枸杞的品牌优势与发展路径。
全国各省市驻京机构产业联盟副会长兼秘书长范军从“中宁美食文化的传播”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美食文化助力中宁文旅产业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景汇泉从医药健康角度,探讨了中宁在大健康产业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消费日报总编助理王洋从公共媒资角度,为中宁产业宣传与品牌建设提供了媒体传播策略。
此次系列活动的举办地北京,也同期为展示地方特色提供了广阔舞台。
自9月26日起,首届“前门·中华美食荟”在前门大街开幕,143个档口汇集了全国各省区市驻京办事处带来的美食好物,活动将持续至10月31日。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聚焦夜间经济,将前门地区打造成为集“食、游、购、娱”于一体的夜间消费新地标。中宁的特色产品在此平台上也获得了面向广大市民游客的展示机会。
通过此次在北京举行的宣介与座谈,中宁县成功地向全国展示了其从“枸杞之乡”到“康养中宁”的产业升级蓝图,并汇聚了各方智慧,为“中华杞乡 康养中宁”品牌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食品观察家综合新京报、中宁县融媒体中心及网络相关信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