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截至2025年
全球肥胖人口达10亿!
我国超半数成年人处于 超重或肥胖状态
而超重肥胖是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主要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积极探索科学、有效且可推广的肥胖干预路径,今年9月,北京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四大慢病重大项目 “ 运动干预模式和肥胖防控项目” 在重庆落地,预计2025年10月1日起,为 1500名肥胖居民提供免费、个性化的科学减重干预服务。
该项目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国内15家公共卫生、临床代谢和体重管理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共同承担,项目在重庆市建立5个分中心,重庆市疾控中心组织协调 巴南区、北碚区、渝中区、江北区、合川区疾控中心共同实施,是重庆推动“体医融合”、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
项目旨在通过大样本、长周期的临床研究,探索经济有效、易于推广的运动干预关键技术和体医-体卫融合模式,进而形成多模式广覆盖的精准体重管理方案与指南。
01
五区分工协作,构建差异化肥胖干预体系
在项目设计上,五大区县将采用 三种不同干预模式,构建互补研究体系。
其中, 江北区、合川区为 专业赋能整合组,侧重体育老师专业运动指导。
(江北区、合川区报名现场)
北碚区、巴南区为 社区协同增强组,强化社区支持网络在体重管理中的作用。
(北碚区、巴南区报名现场)
渝中区为 自主管理基础组,探索以居民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干预路径。
(渝中区基础信息采集现场)
每种模式都会针对肥胖患者,实施涵盖“运动适应-强度提升-巩固成果”三阶段的科学运动干预方案,借助差异化干预策略,打造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的多中心干预框架。
02
开展专项培训与观摩,夯实项目实施基础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重庆市疾控中心已于2025年9月3-4日在巴南区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项目培训会暨现场启动观摩会。来自五个区县的30余名项目技术骨干参与培训,北京大学博士后黄宁浩亲临现场指导,国家专家组对重庆现场调查工作给予高度认可。
重庆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周颖在培训会上强调,体重管理是当前重要工作内容,该项目将探索体医融合在社区场景中的应用路径,形成可推广的肥胖患者运动干预模式,各区县要珍惜参与国家级项目的机会,高质量完成项目工作。
03
基线调查完成,10月开启个性化干预
截至目前,各项目点已顺利完成基线调查, 筛选出1500名符合条件的肥胖居民。期间,居民踊跃参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完成 腰围、骨密度、体成分、肺功能等基线指标检测,为项目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10月1日干预启动后,参与者将获得 为期一年的 个性化运动处方、膳食指导及系统健康监测服务。
此次项目不仅是重庆参与国家重大慢病防控研究的重要实践,还将为全国肥胖及相关慢性病防控提供扎实科学依据。通过项目实施,重庆将逐步培育一支专业化基层肥胖防控队伍,提升区域健康服务能力,切实增强居民健康获得感,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重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