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肿瘤患者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疾病的恐惧。有人说,希望自己年老时能“干脆利落”地离开,无需承受病痛折磨。但事实上,能以这种方式终结生命的概率,大约在20%以下,也就是说,十个人里面不会超过两个。
在2024年11月14日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上,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强调:“康复非常重要,精神的力量更加重要。”面对癌症,我们首先要持积极的态度。要将癌症“化敌为友”,才能与癌长存,坚定信心,才能帮助我们战胜病魔。
平常心,想通,接受
确诊癌症,多数人都经历过痛苦、绝望、否定等心路历程。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放松的状态可以激活体内的杀伤细胞,如NK细胞,提升自身对癌细胞的清除能力。
时至今日,癌症虽未攻克,近年来伴随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癌症已经变成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
努力构建新平衡
当肿瘤达不到治愈的目标,“带瘤生存”成为了一种常态,“带瘤生存”并不是放弃治疗,也不是消极治疗,这是在某一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坚定的抗癌信念,使病情得到缓解和控制。
正确认识疾病与生命
《最好的告别》里面说过“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肿瘤疾病发展至终末期阶段时一般只能用药物、医疗器械等辅助延长生命,无法治愈疾病的时候,可以选择安宁疗护,予以“灵性照护”,与死亡和解,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正确面对死亡,认识生命,减轻身心痛苦。
参考资料:
experiences.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17(3),296-303.[6]Blundon,E.G.,Gallagher,R.E.,&Ward,L.M.(2020).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 of preserved hearing at the end of life.Scientific reports,10(1),1-13.[7]宁晓红.(2021).格致论道讲坛.永不放弃的治疗,是最好的治疗么?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益阳市中心医院 张帆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