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今日寒露,别忘吃4道美食,滋补驱寒好身体,健康过深秋

今日是2025年10月8日,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昼夜温差加大,空气干燥,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因此民间素有“寒露吃四宝,秋冬病不扰”的养生智慧。结合传统习俗与现代营养学,今日特别推荐寒露时节必吃的四大滋补食材,助您驱寒润燥,为健康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一、第一果:秋梨——润肺止咳的“天然甘露”

秋梨被誉为“百果之宗”,寒露前后正是其汁水丰盈、甜度最佳的时节。据《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尤其适合缓解秋季常见的口干咽痒、咳嗽痰黏等症状。现代研究更发现,梨富含膳食纤维和山梨糖醇,能促进肠道蠕动,搭配冰糖炖煮成“秋梨膏”,可增强润肺效果。

**推荐吃法**:取雪梨1个,挖去内核,填入川贝粉3克、冰糖10克,隔水蒸30分钟,连汤带梨食用,对阴虚燥咳尤为有效。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宜加热后少量服用。

二、第一菜:莲藕——补脾益血的“地下人参”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寒露时节的莲藕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富含铁、钙等矿物质,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能健脾开胃、益血生肌。近期江苏等地报道的莲藕丰收新闻显示,今年藕农采用生态种植法,产出的莲藕黏液蛋白含量更高,对保护胃黏膜有独特作用。

**推荐吃法**:莲藕排骨汤是最经典的搭配。取藕节粗短的粉藕500克,与焯水后的排骨同炖2小时,加少许陈皮去腻,既能补钙又能改善秋乏。此外,凉拌藕片时加姜末和醋,可中和寒性,适合更多人食用。

三、第一肉:羊肉——温中散寒的“血肉有情之品”

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的传统经验认为,寒露后吃羊肉可“暖百骸”。羊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0%,且富含左旋肉碱,能促进血液循环。中医典籍《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当归生姜羊肉汤”,至今仍是驱寒补虚的经典药膳。近期市场调研显示,10月以来羊肉销量环比增长35%,反映民众对温补食材的需求激增。

**推荐吃法**:取羊腿肉500克,与当归15克、生姜30克慢炖1.5小时,最后撒枸杞10克。此汤对手脚冰凉、经期腹痛者效果显著。需注意,阴虚火旺者应减少姜的用量,或搭配白萝卜以平衡燥热。

四、第一粮:黑芝麻——补肾乌发的“八谷之冠”

“寒露芝麻熟,食之发不白”。黑芝麻含维生素E量居植物性食品之首,其亚油酸比例更达50%,对预防秋季皮肤皲裂和脱发有显著作用。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黑芝麻中的芝麻素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20倍。河南驻马店等芝麻主产区今年推广的脱皮工艺,使芝麻钙吸收率提升40%。

**推荐吃法**:将黑芝麻文火炒香后磨粉,每日取10克与核桃仁粉混合,用热牛奶冲服。亦可制作黑芝麻糊:芝麻100克、糯米50克浸泡后破壁成浆,煮沸后加蜂蜜调味,早晚各一小碗,对改善失眠多梦有益。

寒露饮食的三大禁忌

1. **忌过食辛辣**:虽然姜、蒜等可驱寒,但秋季肺气偏旺,过量易引发鼻衄、便秘。

2. **慎食生冷**:螃蟹等寒性食物需配紫苏叶或姜醋,脾胃弱者尤需节制。

3. **少油少盐**:贴秋膘不等于放纵饮食,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腌制品摄入。

节气养生延伸建议 除饮食外,寒露时节还需注意: - **起居**:早睡以顺应阳气收敛,建议22点前入睡。 - **运动**:选择太极、八段锦等柔缓项目,避免大汗伤阴。 - **情志**:多晒太阳防“悲秋”,可听宫调音乐(如《秋湖月夜》)安神。 #市井巡游记#今日寒露,愿这“四宝”成为您健康过秋的钥匙。正如《饮膳正要》所言:“调顺四时,节适寒温,养生之本也。”顺应天时,食养有方,方能在季节更替中守护身心平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今日寒露,别忘吃4道美食,滋补驱寒好身体,健康过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