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补汤并非越浓越营养,别再误解啦!”

补汤并非越浓就越有营养。很多人认为补汤越浓稠,其所含的营养就越丰富,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当我们长时间熬制补汤时,汤中的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会过度聚集,形成浓稠的状态。然而,这些过度聚集的大分子物质并不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相反,过度熬煮可能会导致一些营养成分的损失,比如水溶性维生素等在高温长时间熬制过程中会逐渐被破坏。而且,过于浓稠的补汤往往含有较高的脂肪和盐分,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如引发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在制作补汤时,应根据食材的特点和个人的需求合理控制熬制时间和浓稠度,以确保既能摄取到一定的营养,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真正实现补汤的营养与健康价值。


补汤 补汤怎么熬 补汤越浓越好吗

   中国人素来重视进补,而鸡汤、骨头汤就是国人最推崇的补汤。人们习惯长时间的熬汤,认为熬的时间越久,汤越有营养,越能达到补的效果,其实不然。

  熬骨头汤一小时左右的浓度最为合适,这时骨头中的蛋白质(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已溶解到汤内,使熬出的骨头汤味道鲜美。如果再长时间熬炖,骨头汤中会溶解更多的油脂,喝多了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熬骨头汤时若加入海鲜、菇类、动物内脏等,久炖后还会使嘌呤含量增高,喝下后对人体有害,为痛风者之大忌。炖汤中加入绿色蔬菜,煮得太久会使蔬菜中营养素流失,而汤中钾含量和草酸盐都会增高,慢性肾病患者喝了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鸡汤也一样,其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较多。即使只吃炖鸡不吃鸡皮,但皮脂早已溶入汤内,喝熬制较久的浓鸡汤会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不仅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道疾病,还会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脂肪肝的形成。

  所以,熬汤一个小时左右即可,熬汤前,先将洗净的骨头砸开,然后放入冷水,冷水一次性加足,在水烧开后可适量加醋,因为醋能使骨头里的磷、钙溶解到汤内 同时,不要过早放盐,因为盐能使肉里含的水分很快跑出来,会加快蛋白质的凝固,影响汤的鲜美 此外,推荐炖具为压力锅,因为用压力锅熬汤的时间不会太长,而汤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损失不大,骨髓中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易被人吸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补汤并非越浓越营养,别再误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