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药酒存在四大误区需注意。其一,随意配伍。不少人认为将各种药材随意搭配泡酒就能达到良好效果,实则不然,不同药材的药性、功效及配伍禁忌各异,随意组合可能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对身体造成损害。其二,过量饮用。药酒虽有补益作用,但过量饮用会加重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影响身体健康。其三,忽视体质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酒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比如热性体质的人若饮用过多温热性的药酒,可能引发上火等症状。其四,迷信广告宣传。市场上一些药酒广告夸大其词,声称能包治百病,消费者切勿轻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酒。在冬季进补药酒时,务必谨慎对待,避免陷入这些误区,以确保身体健康。
药酒和其他药物一样,是一种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如饮用不当,对身体反而有害,所以,应尽量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1饮药酒有助睡眠
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饮酒的确可促进睡眠,但酒后的睡眠状态与正常生理性睡眠并不相同。因为喝酒后入睡,大脑并没有真正休息,所以并非真的达到休息的状态。有时喝了药酒后入睡,醒来后会有头重、头痛等不适症状。
误区2自制药酒效果更佳
许多家庭在选购成品药酒的同时,还常常喜欢使用民间验方,自己动手制作药酒,但他们往往是在对药性、剂量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识,也不懂得对症服用的前提下盲目配制,结果发生意外。
误区3喝药酒多多益善
药酒有养生滋补的作用,但并非多喝就有益身体健康。药酒含有药材,大量饮用药酒的后果无异于过量服用药物。服药酒次数一般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半两左右,不善饮酒的可在睡前服少许。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特别是老年人。
一般来说,药酒最好在进餐时或者餐后喝,以免刺激胃黏膜。切勿空腹饮用。由于药酒是用酒精浸泡而成,饮用必须因人而异。酒精能抑制甲状腺素的有效分泌,长期饮白酒的老人,白内障、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不适合饮用在行经期,即使月经正常,也不宜服用活血性能强的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