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阳酒并非人人适宜饮用。从体质方面来看,阴虚火旺者应谨慎服用。这类人群本身体内阴液相对不足,阳气偏盛,若再饮用助阳酒,会进一步加重体内阳气的亢盛,导致出现口干舌燥、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一系列不适症状,甚至可能引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从疾病角度而言,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不宜大量饮用助阳酒。酒性温热,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此外,对酒精过敏的人群绝对不能接触助阳酒,否则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在考虑饮用助阳酒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避免因盲目饮用而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药与酒关系密切,“酒为百药之长”,古体的“医”字,偏旁中的“酉”就表示酒的含义。酒是中药炮制最常用的辅料,酒在中医药中常常作为港媒、药引、配伍使用。酒本身有温经祛寒、通血脉的功效,中药材入酒,更可以药借酒性,通行全身。
现在人们谈到饮酒,更多想到的是其危害,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饮料,豪饮的人们常常喜欢一醉方休。大醉伤身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于是市场上便出现了不少自诩能防病保健的药酒。
认识药酒,是正确使用药酒的前提。药酒服用简便,却也要审证求因、对症下药,组方配伍,颇为讲究。
首先是辨证。根据酒的功效特点,药酒更适宜应用于风寒湿邪阻遏、气血瘀滞、经络不通诸证,最善偏于阴寒证、虚损证和日久难愈的慢性疾病。服用药酒必须因久而异,除审查证候外,应视体质、生活习惯、性别、年龄等不同分别选用。一般而言,儿童不宜服药酒妇女行经期、妊娠期不宜服用药酒有肝、肾功能疾病及高血压、痔疮、维生素缺乏症的患者忌服药酒年轻、体壮者不可滥用补益药酒,特别是阳盛者不宜服用助阳药酒。
浸泡药物的酒一般选用白酒或黄酒。白酒一般要求度数稍高些,目的是将药力浸出,服用时更易行散,而且某些药物,特别是全蝎、海马等动物类药物,需要一定酒精浓度才能长期不变质。黄酒度数一般不高,用于药酒主要是取其性之温与势之柔。
浸于酒中的药物,属皮、根、茎类的最好加工成片或小段,种仁、干果类最好打碎甚至辟为颗粒为宜,动物类药材多须保持全形。
服用药酒不可盲目,一般无证候不宜随意服用。有毒性的药物不宜入酒,因为毒性会借酒势加剧服用补益类药酒忌葱、蒜等服用有一定毒性药物浸泡的药酒,忌生冷、酸味食物服用调理脾胃的药酒,忌食油腻、腥臭、生冷食物。
小编提示服用西药期间一般不宜再服药酒服用药酒后不宜入室行房、顶风冒寒或立即针灸长期服用药酒,应注意身体代谢的调理,适当补充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