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冬季进补正当时,5 款药膳可补气血

冬季,乃是进补的绝佳时节。此时天地阳气潜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通过进补来调养气血、增强体质。其中,药膳便是一种既美味又有效的进补方式。

第一款药膳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性温,能补血活血,生姜则可温中散寒,羊肉更是滋补佳品,三者搭配,暖身驱寒,补气血功效显著。

第二款黄芪红枣粥,黄芪补气升阳,红枣健脾益胃、养血安神,熬成粥后,口感香甜,易于吸收,能提升气血能量。

第三款四物汤,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成,是经典的补血方剂,可调理女性经期不适,改善面色苍白等问题。

第四款八珍汤,在四物汤基础上加入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养血之力更强大。

第五款十全大补汤,包含多种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的药材,如党参、黄芪、肉桂等,适合气血两虚较为严重的人群。

在冬季,不妨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让身体在温暖中得到滋养,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1、黄芪鳝鱼汤

  原料:黄芪20克,鳝鱼1条,红枣10个,盐、姜、蒜、油适量。

  制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切片,姜洗净切丝,鳝鱼宰杀后去肠杂,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油烧热,放入鳝鱼块、姜末,炒至鳝鱼半熟,将红枣、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养血安神,鳝鱼是补血佳品,红枣可养血安神,黄芪补气,气足则血旺;诸药合用,滋补功效大大加强。适应于所有气血亏虚的人士。

  2、五味枸杞饮

  原料:五味子50克,枸杞子50克,白糖20克。

  制法:五味子用小纱布袋装好,枸杞子剪碎,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净水1500毫升,用文火煎沸,滤出药液,倒入盖杯中,加白糖20克,搅匀,分次饮用。

  功效:健脾胃,补肝肾,养心血,生津止渴,五味子酸而性温,有补气生津、止泻安神等多重功效;特别是夏天困乏无力的人,用它与黄芪、人参等一起煎汤服用,能使人精神倍增。五味子与枸杞子合用,补肝肾作用更加突出。适用于五脏虚亏,气血不足所导致的疲乏无力、面无血色、腰膝酸软、心慌失眠等症。

  3、山药汤圆

  原料:糯米500克,山药50克,白砂糖90克,胡椒粉1克。

  制法:将山药捣碎成粉,放入蒸锅内蒸熟,加白糖,胡椒少许,调成馅备用。糯米泡后,磨成汤圆米粉,分成若干小团。将山药馅与糯米粉团制成汤圆,下沸水锅中煮熟即成。当作主食,早晚食用。

  功效:补脾益肾,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糯米性质收涩,对尿频、盗汗也有较好效果。山药性质平和,上能润肺,中可健脾,下则补肾,是病后康复食补的佳品。这道药膳口味清香,适用于外科术后,以及慢性肾炎的调理。无病者常食,延缓衰老。

  4、黄芪红糖粥

  原料:黄芪30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陈皮6克。

  制法:将黄芪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与陈皮、红糖放入锅中,再倒入黄芪汁,加清水适量,煮至米烂熟即成。

  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颜面苍白无华者。

  5、百合红枣银杏羹

  原料:百合50克,红枣10枚,白果50克,牛肉300克,生姜两片,盐少许。

  制法:将新鲜牛肉用滚水洗干净之后,切薄片;白果去壳,用水浸去外层薄膜,再用清水洗净;百合、红枣和生姜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切两片。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放入百合、红枣、白果和生姜片,改用中火煲百合至将熟,加入牛肉,继续煲至牛肉熟,即可放入盐少许,盛出即食。

  功效:补血养阴,滋润养颜,润肺益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冬季进补正当时,5 款药膳可补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