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腊八节:盘点全国各地过腊八节习俗之精彩呈现

腊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习俗。

在北方,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会用多种食材熬制出香甜浓郁的粥,红枣、莲子、桂圆等象征着团圆和吉祥。一些家庭还会在粥中加入腊肉、豆腐等,味道更加醇厚。

南方的腊八节则更注重祭祀。人们会将腊八粥供奉给祖先,祈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同时,一些地方还会制作腊八蒜,用醋浸泡大蒜,使其变得翠绿,腊八过后便可食用,味道酸辣可口。

在江苏泰州,有腊八节吃“腊八粥饭”的习俗。除了常见的食材,还会加入青菜和豆腐,寓意着“一清二白”。

甘肃武威地区,腊八节这天人们会喝腊八粥、吃腊八面。腊八面是用面粉做成的面条,搭配各种臊子,口感筋道。

各地的腊八节习俗虽各有特色,但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让这个节日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文化气息。


腊八节有哪些习俗 全国各地过腊八节习俗 腊八节吃什么好

  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据史籍记载,腊八是儒、佛两家的节日。据《礼记》记载,天子有八位大腊神,从伊耆氏开始实行腊祭。腊的本意是索求,一年十二个月,岁终聚合各种物品来祭祀腊神。腊祭的主要对象是祭祀最先种植谷物的啬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啬,以此报答他们对谷物丰收的庇护。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是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那么,我们就看看全国各地过腊八节都有什么讲究吧!

  天津人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云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效。

  山西人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地区,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

  在腊八之日,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通常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以后,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原料外加大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人们除了吃腊八粥,还得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腊八节:盘点全国各地过腊八节习俗之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