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近期,一则“用农药擦身可治疗湿疹”的谣言在网络流传。据报道,一名八旬老人因轻信该谣言而导致重度中毒、险些丧命。面对这类“偏方”,不能只停留在辟谣层面,更要揪出背后的造谣者,从源头切断传播链条。
传播这类“致命偏方”的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流量猎人”,他们故意编造极端、猎奇的内容,只为赚取流量收益;另一类人则可能是缺乏辨别能力,不假思索地“以讹传讹”,或只是随手转发。
尽管由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主办的科学辟谣平台已明确指出,农药中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有毒成分会灼伤皮肤、引发中毒,治疗湿疹必须依靠正规药物,但仍有不少人轻信“偏方”。
为何总有人对一些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说法深信不疑?一方面,是部分患者对疾病及其治疗方法缺乏科学认知,因长期受病痛困扰,容易产生“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将“偏方”当作救命稻草。另一方面,是科学知识普及存在盲区。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狭窄,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直面健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