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谈风湿病的科学管理哲学

“医生,我该如何与这个‘不死的癌症’共存?”这是许多风湿病患者内心的困惑。面对这个需要长期相伴的疾病,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提出了全新的管理理念:风湿病管理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是一场需要智慧与耐心的“长期对话”,学会与疾病和平共处,方能赢得高质量的生活。

一、理念转变:从“对抗”到“管理”的重构

传统观念中,患者常将风湿病视为需要彻底消灭的敌人,这种对抗心态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

  • 对抗模式:追求彻底根治,症状反复时产生挫败感,容易陷入“偏方-复发-绝望”的恶性循环
  • 管理模式:将疾病视为需要管理的慢性状况,像朋友一样了解其脾性,建立长期共存的关系

杜鹏主任指出:“优秀的管理者,不是消灭问题,而是学会与问题共处并将其影响最小化。”

二、长期管理的四大支柱体系

根据广州华康中医医院的临床实践,成功的风湿病管理需要建立以下体系:

1. 医疗支持的专业化

  • 定期随访制度:建立“风湿病健康档案”,每3-6个月系统评估病情
  • 药物精细调整:根据疾病活动度、肝肾功能等指标个体化用药
  • 并发症筛查:定期进行骨密度、眼底、肺功能等多系统检查

2. 生活管理的常态化

  • 营养定制:│ 痛风患者→低嘌呤饮食│ 骨质疏松→高钙饮食│ 干燥综合征→湿润饮食
  • 运动处方:│ 急性期→关节保护性活动│ 缓解期→功能恢复训练│ 长期维持→有氧+力量+柔韧组合
  • 作息优化:保证优质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心理适应的积极化

  • 认知行为调节:识别并改变“灾难化思维”
  • 情绪管理技巧:学习正念减压、呼吸放松等方法
  • 社会角色维持:在能力范围内保持工作、家庭角色

4. 自我监测的日常化建立“个人健康日志”,记录:√ 晨僵时间与程度√ 关节肿痛数量与位置√ 疲劳程度评分√ 用药反应与副作用

三、医患协作: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管理”

杜鹏主任强调,理想的疾病管理应该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旅程”:

  • 医生角色:导航员,提供专业指导、预警风险、调整方案
  • 患者角色:驾驶员,负责日常执行、症状监测、及时反馈

“我最成功的患者,往往是那些最了解自己身体、能清晰描述病情变化的‘专家型患者’。”

四、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

  1. “药物恐惧”困境
    • 担忧:长期用药的副作用
    • 破解:定期监测下的药物治疗利远大于弊,不规范治疗的风险更高
  2. “疲劳管理”困境
    • 困扰:持续性疲劳影响生活
    • 破解:能量节约技术,活动节奏化,优先级管理
  3. “社会压力”困境
    • 挑战:疾病带来的社会角色变化
    • 破解:坦诚沟通,寻求理解,探索新的价值实现方式

五、成功管理的标志

当出现以下信号,说明您已找到与疾病和平共处的节奏:

  • 症状不再主导日常生活决策
  • 能够预见并应对可能的病情波动
  • 在疾病限制下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与意义
  • 与医疗团队建立稳定、信任的合作关系

结语

“与风湿病和平共处,不是无奈的妥协,而是智慧的选择。”杜鹏主任总结道,“这趟旅程固然充满挑战,但通过科学管理、积极心态和良好支持,完全能够实现‘带病生存,高质量生活’的目标。记住,疾病只是您生命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风湿科开设“慢性病管理学校”,通过系统课程、病友社群和个体化指导,帮助患者掌握长期自我管理技能,让每位患者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在与疾病的对话中找到平衡与自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广州华康中医医院杜鹏主任谈风湿病的科学管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