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高血压吃肉:3种肉坚决不碰,2种肉可常吃,稳血压还能补营养

高血压其实没那么遥远,不是只有老年人才会碰上的事儿。现在不少人年纪轻轻,体检查出来个高血压,吓得一头汗。有的人平时也不觉得哪里不对劲,就是偶尔头晕、胸闷、睡不好觉,结果一量血压超标了。

控制不好,脑出血心梗、肾衰这些毛病就一个个找上门。说到底,生活习惯是主因,吃这件事儿,更是重中之重。说句扎心的,嘴巴管不住,血压迟早“翻车”。

平时饮食中最让人放不下的,可能就是那口肉。有人就说了,医生一说高血压,怎么第一个要砍的就是肉?肉到底怎么惹到血压了?其实不是所有的肉都不能吃,问题是吃哪种、怎么吃。

有些肉,高血压人群碰都别碰,有些肉呢,吃了不仅不会升血压,还能补营养、护血管。这中间的门道,不弄清楚,饭桌上就容易踩雷。

这3种肉,建议高血压人群尽量不碰:

1.腌制类肉制品(火腿肠、培根、腊肉)

要说最该避开的肉,腌制类的首当其冲。像火腿肠、培根、腊肉这些,看着香得不行,味道重得让人上头,但其实全是陷阱。这类肉里边含的钠特别高,钠就是让血压升高的“元凶”之一。

一根火腿肠里边的钠含量,往往就能接近一个成年人一天的推荐摄入量,别说高血压,正常人吃多了也伤身体。而且腌肉常常会加上防腐剂、亚硝酸盐这一类的添加剂,长期摄入,心血管系统会加速老化。更别说腊肉这种每年节日常备的美味了,咸得让人直口渴,背后是血压在一点点往上爬。

2.红烧肉、扣肉等高脂肪红肉

接着是高脂肪的红烧肉、扣肉这些硬菜。说实话,这些菜端上桌谁不想多来几口?红亮亮的酱汁,肥而不腻的口感,确实让人抵挡不住。但是它们的脂肪含量高得惊人,尤其是饱和脂肪酸,会让血脂升高,血管壁变得越来越硬,血压也就跟着升了。

而且很多家庭做这类菜的时候,为了口感好,还会加不少糖酱油,这无形中又拉高了钠和热量的摄入。这类菜偶尔尝个鲜还行,真要是当家常菜来吃,血压肯定受不了。

3.炸鸡、炸排骨等重油肉食

炸鸡、炸排骨这些油炸类肉食,基本可以直接打入“黑名单”。别看外酥里嫩,咬一口香到骨头缝,但问题是油太多。反复高温油炸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不仅升血压、还升胆固醇,心血管风险一下子飙升。

很多人在外面点炸鸡,吃着爽,喝点啤酒,再来点薯条,表面看是放松,实则是给血管添堵。而且不少快餐店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反复加热的老油,这种油里边的有害物质更多,对身体的破坏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2种肉,可作为“高血压友好肉”放心吃:

虽然说了这么多“黑名单”,但也别太绝望,肉也不是一律不能碰。有两类肉,高血压人群是可以常吃的,关键还得看选择和做法。

1.鸡胸肉、鸭胸肉(去皮)

鸡胸肉、鸭胸肉这些去皮后的禽类肉,是非常不错的蛋白质来源。它们脂肪含量低,尤其是去皮以后,几乎没有多少饱和脂肪酸。鸡鸭本身的味道清淡,不用太多调料烹饪,就能吃出鲜香。

最适合用蒸、煮、炖的方式来做,不用油炸,也不用放太多酱料,既省心又健康。对高血压人群来说,这是既能补蛋白,又不升血压的安全之选。

2.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带鱼

另外一类肉,海鱼类必须得提一嘴。像三文鱼、鳕鱼、带鱼这些,富含优质蛋白,而且还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那种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欧米伽三脂肪酸,能够帮助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胆固醇,有研究表明,常吃深海鱼类的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

尤其是三文鱼,营养价值很高,对改善血管弹性和抗炎反应都有帮助,鳕鱼蛋白结构好吸收,胆固醇含量又低,是高血压患者可以放心选的肉类。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这些肉类都“有毒”,是不是吃素就能把血压控制好了?其实不尽然。高血压的饮食调控,并不等于完全不吃肉,而是在吃肉的时候有选择地去吃。

人体需要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完全不吃肉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反而出现贫血、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所以,关键在于怎么吃、吃多少、吃哪种。每周保证几次白肉和海鱼摄入,再配合大量蔬果和全谷物,才能形成对血压真正友好的饮食结构。

数据上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大概是5克盐。而在一份加工肉制品中,钠的含量可能就已经达到800毫克,等于吃上一小碟,就把一天四分之一的限额用完了。

如果三餐中都不注意,就很容易超标。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平均每日食盐摄入量超过10克,是建议量的两倍还多。这说明大多数人其实都吃得太咸了,不控制下去,血压真的会越走越高。

其实要说吃肉有没有诀窍,有的。一是看肉的种类,二是看烹饪方式。白水煮、清蒸、炖汤是比较安全的做法,不会引入过多脂肪和钠盐,也不会破坏蛋白质结构

炒菜的时候可以多搭配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脂和清除肠道垃圾。注意用调味料的时候也得收着点,酱油、蚝油豆瓣酱这些都含盐量极高,一勺两勺地放,其实盐就超了。

控制血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靠一顿饭就能决定的。但每一顿吃进去的东西,都会对血压产生长期的影响。该忌的肉不要碰,该吃的肉要吃得巧,再配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就能让血压乖乖听话,不再“作妖”。

吃饭这件事,说到底还是图个安心、踏实、健康。高血压不怕,怕的是明知道有问题还不改。把嘴巴管住,把肉选对,其实血压也能好好控制,生活也不会少了滋味。

参考文献:

[1]金世元,王小丽.饮食干预对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30):145-147.

[2]张颖,李建国.高血压患者食盐摄入量与血压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4,32(4):295-298.

[3]黄宏斌,周洁.不同烹饪方式对肉类脂肪含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2023,44(6):122-126.

[4]刘鹏飞,张玉兰.欧米伽三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25,27(1):34-38.

[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高血压吃肉:3种肉坚决不碰,2种肉可常吃,稳血压还能补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