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赛诺菲再次如约而至。
八年“全勤”,八次见证,从展示全球创新药到深度融入中国创新生态,这家法国制药巨头已在中国书写出一条清晰的轨迹:以创新为引擎,以投资为承诺,以共建为目标。
如今,赛诺菲已经是中国医药创新生态中活跃的一极。正如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所言: “进博会让我们从展商变成了投资商,从参与者变成了共建者。”
01
进博八年:是老朋友,也是长期伙伴
进博会见证了赛诺菲在中国的蜕变。
从2018年首秀起,赛诺菲连续八届参展,成为进博会“老朋友”。今年以“追寻奇迹,筑梦为你”为主题,赛诺菲带来十款FIC/BIC创新药和疫苗,涵盖心血管、代谢、呼吸、肿瘤四大慢病领域,以及免疫炎症、移植、罕见病等全球患者亟需的领域。
其中, 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阿夫凯泰片和RNAi类药物普乐司兰钠注射液全球首秀,成为“明星展品”。这两款创新药直击中国心血管病的痛点:前者用于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后者瞄准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家族性乳糜微粒血症综合征——均为国内治疗短板。
正如施旺所说: “中国正在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心血管疾病防治是‘健康中国2030’的关键任务。我们的创新方向,与中国公共卫生需求保持一致。”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
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加速了创新药在中国完成了从引进、落地到普及的完整闭环。八年间,赛诺菲就借由这一契机,实现了多款“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的突破。
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全勤”参展的明星展品,过去七年获批七大适应症,今年携管线内全新适应症亮相。未来,随着新适应症获批,达必妥®在中国覆盖的疾病领域将从皮肤科疾病、下呼吸道疾病,进一步拓展至上呼吸道疾病。
乐唯初®(尼塞韦单抗注射液):全球首个针对所有婴儿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预防用长效单克隆抗体,自2022年在第五届进博会全球首发以来,三年间实现从展品到“商品”、从国际首发到本土可及的跨越。
特瑞可®(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全球首个用于延缓1型糖尿病进展的创新药,依托进博会,其从2023年亚洲首秀、2024年博鳌先行先试,到今年9月正式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实现三年“三级跳”。
施旺告诉E药经理人,进博会作为中国高水平开放的窗口平台,对于赛诺菲而言不仅将其视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更通过它深度融入了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与开放决心。
持续参与进博会的背后,承载着赛诺菲深耕中国、加码投资的长期承诺,也体现着其对中国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和无限创新潜力的坚信。这一切的背后,是赛诺菲为适应中国市场而搭建的加速体系——AI赋能研发、全球同步注册、端到端商业链路,以及与监管和合作伙伴间的开放沟通机制。
可以说,进博会的舞台,是赛诺菲展示创新的起点,也是中国医药产业开放与提速的见证。

2025第八届进博会赛诺菲展台
02
从“引入中国”到“源自中国”
对赛诺菲而言,“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战略与方法论。作为赛诺菲中国首位本土掌舵人,施旺上任三年来,推动赛诺菲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决策权:可独立购买研发管线(license-in)。
这种结构性变革背后,是跨国药企全球总部对中国创新潜力的判断与信任。 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与赛诺菲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不再是“跟随者”,而是赛诺菲全球加速发展的关键引擎之一。
赛诺菲在中国的创新布局也在持续提速:
根据中国市场和患者需求,寻找有价值的BD管线。在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收购箕星旗下阿夫凯泰片、与维亚臻达成普乐司兰钠注射液交易,连续两次主动出击;
持续加码本土投资、共建本土生态圈,与凯辉基金成立20亿元医药创新基金,聚焦FIC/BIC项目的临床转化。
当前赛诺菲在中国的创新周期已与全球同步。中国已参与赛诺菲90%以上全球同步开发项目。位于苏州的中国全球研究院(SIBR)专注免疫、炎症和肿瘤早研,是赛诺菲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同时,赛诺菲还与多家本土Biotech建立合作,以“全球标准+中国速度”的方式孵化创新成果。
在施旺看来, 中国的创新生态“至少比其他市场快一倍”,研发成本可以达到其他市场的一半。随着AI、数字化与临床能力的融合,中国正在从“全球同步开发”迈向“本土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对于赛诺菲来说,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研发体系,将中国在数字化医疗、AI研发等领域的先进经验与“中国智慧”应用于研发、生产或商业合作,让更多的本土创新药物或解决方案惠及患者。
03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如果说进博会见证了赛诺菲的“创新速度”,那么10亿欧元的北京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则象征着它在华长期主义的“投资深度”。
今年10月,赛诺菲北京胰岛素原料药项目正式启动。 此项目投资10亿欧元,是赛诺菲在华生物制剂原料药生产领域的最大投资,也是跨国药企首次在华布局生物制剂原料药生产。
这项目投资的逻辑清晰:糖尿病是中国患者规模最大、支出压力最重的慢病之一,而胰岛素正是该疾病管理的“生命线”。施旺指出:“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糖尿病患者。”
“这笔投资不仅是为了扩大产能,更是为了提升本地供应链的稳定性,让治疗更加可及。”同时,施旺表示,这笔投资更标志着赛诺菲在中国长期深耕、持续加码的新里程碑。

赛诺菲北京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效果图
当前,中国医药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加速向高端制造转型。在此进程中,赛诺菲通过深度参与中国医药供应链体系建设,不仅助力产业高端化与技术创新,更在实践中培养了一批本土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医药产业的迭代升级注入了活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这不仅是口号,更是跨国药企在华角色的转型。施旺告诉E药经理人,赛诺菲是首批以全产业链布局中国的国际生物制药企业之一,并深度融入本土生态系统,不断扩大从研发、生产制造到商业运营的端到端价值链,长期加码投入本土医疗健康事业建设。
2025年恰逢赛诺菲布局本土生产30周年,目前,赛诺菲已在中国形成北京、杭州、深圳三大生产基地布局,未来将融合北京新建的胰岛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打造面向全国的世界级供应网络。赛诺菲将持续深化产业链布局和扩大在华生产制造能力,以高质量产能服务中国患者。
赛诺菲的本土化投资还不仅限于制造。2024年4月,公司与凯辉基金共同设立20亿元赛诺菲凯辉医药创新基金,专注投资临床阶段创新药及产业协同项目。施旺透露,基金的逻辑是“连接资本与临床价值”,聚焦能改变治疗格局的FIC/BIC项目,同时加速本土企业创新药的市场准入。
这一系列动作构成了赛诺菲的“中国长期主义”底层逻辑—— 在加速引入全球创新药物与疫苗,深化本土研发和生产布局扩张中,深度融入中国医药创新生态建设,彰显赛诺菲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与长期承诺。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