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5773篇文章
门诊来了一对母女,女儿带着母亲来看病,她发现母亲近来走路慢,反映迟钝,不爱活动,还容易摔跤,害怕得了什么病,所以前来就诊。我初见患者,非常瘦,精神还好,但行动确实缓慢。我跟患者女儿说:“老人家太瘦了。”患者女儿说:“跟太瘦有关系吗?都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我们以为瘦点好呢。“

“有钱难买老来瘦”,真的对吗?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对老年人来说太胖不好,因为肥胖可以诱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给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但没有意识到太瘦也不好。太瘦可能已经出现肌少症。

太瘦有什么危害?
患有肌肉减少症的老年人站立困难、步履缓慢、容易跌倒骨折。肌肉减少症还会影响器官功能,可能会引发心脏和肺部衰竭,甚至死亡。患者运动功能失调、生活质量下降,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或长期需要别人照料,死亡风险增加。肌少症增加了住院风险,提高了住院期间的护理成本,增加了住院费用。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肌少症?
评价肌少症有3项指标
1.走路速度变慢,走不快就要有警觉;
2.握力,当出现拿杯子拿不稳,会掉时要小心;
3.肌肉量变少,可用手的虎口围小腿肚,小腿肚很壮则肌少症风险小,若是有空间就要注意肌少症风险高。
而有其中2项指标就是有肌少症,要积极预防。建议筛查与评估步骤如下:
先行步速测试,若步速≤0.8 m /s,则进一步测评肌量; 步速 >0.8 m/s 时,则进一步测评手部握力。
若静息情况下,优势手握力正常 (男性握力>25 kg,女性握力>18 kg),则排除肌少症; 若肌力低于正常,则要进一步测评肌量。
若肌量正常,则排除肌少症; 若肌量减低,则诊为肌少症。

如何防治?
加强营养
避免纯素食,要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可以预防并缓解肌肉减少。
保持运动
运动是获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采取适当的抗阻训练可提高肌肉力量,建议走出户外运动起来,每日运动半小时为宜。
抗阻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建议,要提高肌力和肌耐力,每周完成2-3次力量训练,每次至少每组8-12次最大重复运动。50-60岁才开始力量训练的人和虚弱的个体可以采用略低的负荷,以最大重复次数为10-15次的负荷为宜。

总之,我们要多关注老年人体重,“老年人的正常体重应当是标准体重再稍偏胖一点,维持健康体重,如果老年人体重过低,应及时调整,应采取科学、健康、有效的方式增重。
作者: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骨科
郭树章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