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转凉,秋风萧瑟,不少糖友开始觉得浑身不得劲儿:皮肤干痒难忍、喉咙总像有东西、嘴巴干得想不停喝水……这些看似普通的“秋燥”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着血糖的“小秘密”哦!

一、 干燥不适,真的是血糖失控吗?
答案是:很有可能!
当血糖失控,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时,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糖渍”的机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直接导致或加剧秋冬的干燥问题:
- 高频“排水”———身体“被榨干”
- 原理:高血糖时,身体为了排出多余的糖分,会通过尿液“强行排水”。这是一个“夹带私货”的过程,在带走糖分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宝贵的水分和电解质。
- 结果:身体陷入慢性脱水状态,就像一块失去水分的海绵。皮肤干、口干、眼干等问题自然会找上门来。
- 神经“受损”———汗腺“罢工”了
- 原理: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我们负责调节汗液的自主神经。
- 结果:汗腺分泌异常,皮肤无法得到足够的油脂和汗液滋润,干燥、瘙痒、甚至脱屑就会特别严重。
- 屏障“被毁”———皮肤“漏风”了️➡️
- 原理:高血糖环境会削弱皮肤最外层的保护屏障功能。
- 结果:皮肤锁水能力急剧下降,水分蒸发加快。秋冬本就干燥的空气,会像“抽湿机”一样,更快地带走你皮肤里的水分。
所以,当你在秋冬季节感到异常干燥时,它很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季节问题,而是身体在提醒你:你的血糖可能又“调皮”了!
二、 糖友秋冬专属“保湿”攻略,请收好!
面对双重“干燥攻击”(高血糖+秋冬季),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一套内外兼修的“保湿”攻略送给你:
✨ 内在调养篇 ✨
- 稳血糖是根基!
- 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严格遵医嘱用药,加强血糖监测。当血糖平稳下来,许多干燥问题会自然得到缓解。
- 会喝水,比多喝水更重要!
- 不要等渴了再喝: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
- 推荐温开水:少量多次,每天保证1500-2000毫升左右。
- 小心“无糖”陷阱:拒绝含糖饮料,它们会加剧血糖波动和脱水。可以喝点淡茶、柠檬水。
- “吃”出水润来!
- 多吃“白色”食物:中医认为白色入肺,肺主皮毛。梨、银耳、山药、百合等都是润燥佳品,可以做成汤羹(注意不要加冰糖!)。
- 多吃绿叶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平衡。
✨ 外在护理篇 ✨
- 皮肤护理:要“润”,不要“抓”♀️
- 洗澡有讲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沐浴露。
- 黄金3分钟:洗澡后3分钟内,在身体水分未完全蒸发时,全身涂抹温和、无香的保湿霜,锁住水分。
- 内衣选择:穿柔软、透气的纯棉内衣,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口腔护理:告别“口干舌燥”
- 定期饮水,保持口腔湿润。
- 可以使用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 如果口干严重,需警惕口腔疾病,及时就医。
- 双足护理:重中之重!
- 每天用温水洗脚,仔细擦干,尤其是脚趾缝。
- 洗脚后检查双脚有无破损、水泡。
- 涂抹足部专用保湿霜,但脚趾缝间要保持干燥,预防真菌感染。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不要简单归咎于“秋燥”,务必及时就医:
- 干燥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高血糖症状。
- 皮肤出现严重皲裂、伤口、甚至感染。
- 口干到影响吞咽和说话。
总结一下:
糖友秋冬的干燥,是“内忧”(高血糖)与“外患”(干燥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要内控血糖,外重保湿,双管齐下,才能安然度过这个干燥的季节,做一个“水润”的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