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2025生物医药CNS专题:抗抑郁新靶点,国内有哪些映射?

今天分享的是:2025生物医药CNS专题:抗抑郁新靶点,国内有哪些映射?

报告共计:31页

抗抑郁药物研发迎来新突破 国内药企加速布局新靶点领域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精神障碍,全球患者数量已超过3.5亿,其中中国患者人数约9500万,疾病负担沉重。根据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抗抑郁药物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约171.1亿美元,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然而,现有药物治疗仍存在起效慢、疗效不足、副作用明显等问题,亟需更安全、更快速的新型疗法填补市场空白。

长期以来,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主要围绕“单胺假说”展开,认为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是抑郁症的核心病因。基于此,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五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成为临床主流药物。尽管这类药物应用广泛,但其起效通常需要2至4周,且易引发胃肠道反应、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此外,早期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因多靶点作用导致安全性风险较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近年来,海外药企在抗抑郁新机制探索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以强生公司的艾司氯胺酮为例,作为NMD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突触可塑性,可在数小时内快速缓解抑郁症状,尤其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展现出突破性疗效。此外,Axsome公司的复方药物Auvelity结合右美沙芬与安非他酮,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1周内起效的优势;而源自Sage公司的祖拉诺龙作为GABA-A受体正向调节剂,不仅起效迅速,且服药周期仅需两周,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选择。

在这一创新浪潮中,国内制药企业积极跟进,通过自主研发或对标海外明星药物,布局新一代抗抑郁疗法。华纳药厂开发的ZG-001胶囊聚焦于快速起效与无成瘾性设计,临床前研究显示其能激活脑内BDNF-TrkB信号通路,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高效抗抑郁活性。信立泰的SA10114复方制剂与Auvelity机制类似,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旨在通过双重作用机制提升疗效与安全性。

康弘药业的KH607与翰森制药的相关在研药物则对标祖拉诺龙,通过结构优化增强对GABA受体的选择性调节,力图在起效速度与副作用控制方面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吉贝尔药业的JJH201501在I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与现有阳性药物相当的疗效,同时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为成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新的口服治疗选择。

总体来看,抗抑郁药物研发正从传统单胺机制向多靶点、快速起效方向演进。海外创新药物的成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与市场验证。随着越来越多本土药企加入竞争,未来有望推出更具差异化优势的疗法,为全球抑郁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31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2025生物医药CNS专题:抗抑郁新靶点,国内有哪些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