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阿克陶县人民医院病理科发出了首份完全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完成的免疫组化报告,确诊一名11岁女孩患有阑尾神经内分泌瘤(G1级),病理诊断能力实现重要突破。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多数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尤其在肿瘤诊治中至关重要,而以往该院仅能开展常规病理检查,疑难病例需外送检测,既加重患者负担,也制约诊疗水平提升。援疆医生熊欣生动地解释:“免疫组化就像用抗体这把‘钥匙’打开肿瘤细胞的‘锁’,通过显色让细胞‘原形毕露’,从而为判断肿瘤类型和恶性程度提供关键依据。”
自2025年2月进疆以来,熊欣医生以打造免疫组化检测平台为首要任务,推动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她从设备采购、试剂遴选到人才培养全程投入,选派科室骨干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系统学习免疫组化制片技术。在两家医院共同支持下,历时八个多月,平台终于建成并具备正式诊断能力。
首例报告的成功出具,不仅为患儿后续治疗提供精准依据,也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内地同质的病理诊断服务。新技术在援疆医生指导下由本地医生全程独立完成操作,也进一步实现了“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团队”的援疆目标,大大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