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冬天养好骨,开春能打虎”。为啥呢?天冷,人体消耗大,钙质也容易流失,腿脚要是没力气,整个人都感觉蔫蔫的,没精神。像白菜、土豆这类比较家常的蔬菜,冬天吃固然好,但论起“养骨”的针对性和营养密度,咱们还得换换花样。今天,就给大家推荐4道特别适合立冬后吃的“养骨菜”,做法家常,味道香,关键是让您腿脚有劲,精神头十足!

一、豌豆苗炒牛肉丝
推荐理由:牛肉是优质蛋白质的“仓库”,能强健肌肉,从而更好地支撑和保护骨骼;豌豆苗则富含维生素K和钙,是骨骼健康的“加油站”。这两样一起炒,清爽不腻,补劲十足。
1. 牛肉切成细丝,加少许生抽、料酒、淀粉和一点点油抓匀,腌个15分钟,这样炒出来的肉丝才嫩滑。
2. 新鲜的豌豆苗洗净,沥干水分。再切点蒜末备用。

3. 热锅凉油,快速滑炒牛肉丝,看到变色就立刻盛出来。锅里留底油,爆香蒜末,倒入豌豆苗大火快速翻炒。
4. 待豌豆苗微微变软,立刻倒回牛肉丝,加点盐和少许蚝油,快速翻炒均匀就能出锅了。
这道菜速度要快,才能保住豌豆苗的翠绿和牛肉的鲜嫩。吃起来口感丰富,牛肉的香和豌豆苗的清新完美结合,感觉浑身的细胞都被激活了,特有劲!

二、虾酱炖豆腐
推荐理由:豆腐是公认的“植物钙库”,虾酱则由小虾发酵而成,钙和蛋白质含量都非常高。这两种“钙中钙”结合在一起,再加上炖煮的烹饪方式,营养都融在汤里,易吸收,暖暖和和地吃下去,特别舒服。
1. 老豆腐切成小块,可以先用淡盐水焯烫一下,这样炖的时候不容易碎。
2. 起锅烧油,放一小勺虾酱(根据自家口味调整)和葱姜末一起炒出香味。

3. 倒入适量的开水,然后把豆腐块轻轻放进去。
4. 加点生抽调个味,盖上锅盖,用中小火慢慢炖上5-8分钟,让豆腐充分吸收虾酱的鲜味。最后可以勾个薄芡,让汤汁浓稠些,撒上点小葱花就能上桌啦。
虾酱独特的咸鲜味赋予了豆腐全新的生命,这道菜看似朴实,味道却非常醇厚。热乎乎地来一勺,连汤带豆腐,咸香下饭,感觉每一口都在给骨头“添砖加瓦”。

三、黄豆虾仁冬瓜汤
推荐理由:黄豆是“豆中之王”,蛋白质和钙含量没得说;虾仁同样高钙高蛋白;冬瓜则能利水祛湿,冬天人们活动少,体内易积湿气,用它正好。这道汤组合,补养的同时还兼顾了身体的平衡,非常适合冬季。
1. 黄豆最好提前泡发一晚。鲜虾去壳挑掉虾线,用少许料酒和盐抓一下。
2. 冬瓜去皮去瓤,切成薄片。

3. 锅里放水,先把泡好的黄豆放进去煮15分钟左右,煮到黄豆变软。
4. 放入冬瓜片,继续煮到冬瓜变得透明。最后放入虾仁,煮到虾仁变红弯曲,加盐和少许白胡椒粉调味即可。
这碗汤特别鲜甜!黄豆的软糯、虾仁的Q弹、冬瓜的入口即化,口感层次很丰富。喝完胃里暖暖的,整个人都通透了,既补充了营养,又没给肠胃增加负担,精神能不好吗?

四、蒜蓉南瓜蒸排骨
推荐理由:排骨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脂肪,是强健筋骨的好食材;南瓜富含维生素A和膳食纤维,能促进排骨中营养的吸收;蒜蓉则能增香提味,还有杀菌的作用。用蒸的方式,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汁原味,健康不上火。
1. 排骨剁成小块,用清水泡去血水,然后沥干。
2. 加入大量的蒜蓉、豆豉(可选)、生抽、蚝油、少许糖和淀粉,彻底抓匀,腌制30分钟以上。

3. 南瓜去皮,切成厚片,平铺在盘子里垫底。把腌好的排骨铺在南瓜上面。
4. 放入蒸锅,水开后大火蒸25-30分钟,蒸到排骨脱骨、南瓜软烂就可以了。出锅前可以撒点葱花。
这绝对是一道硬菜!排骨蒸得软烂入味,蒜香扑鼻;垫在下面的南瓜吸饱了肉汁,变得异常香甜软糯。荤素一锅出,营养全面,吃起来超级解馋,而且做法零难度,绝对是冬日里慰藉身心的首选。
立冬之后,咱们的饮食可真得跟着季节走。少吃点单一的白菜土豆,多给家人换换这4样“养骨菜”,把营养吃进去,把筋骨养强壮。腿脚有劲了,走路带风,精神头自然足足的,才能稳稳当当地度过这个冬天!您也快试试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