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 17(4): 242-254.
本文作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规范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慢病管理,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组织专家制定本指南。指南内容涵盖定义与流行病学、评估方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中医及其他干预、疾病与自我管理等方面,适用于专科医生、社区医生、患者及家属。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亿,占总人口13.5%。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常合并多系统疾病,管理难度大,缺乏规范化管理指南。本指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采用GRADE方法制定,适用于临床医生、社区医生及照护者,建议非强制性,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策略。
本指南由多学科专家制定,采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
表1 GRADE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
定义与流行病学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域(记忆、语言、执行、视空间等)受损,影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包括轻度认知障碍(MCI)和痴呆。
2019年全球痴呆患者约5500万,预计2050年将达1.39亿。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MCI患病率为15.5%,痴呆为6.0%,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占3.9%,血管性痴呆(VaD)占1.6%。
评估
1.健康状态综合评估
一般情况:吸烟、饮酒、教育、家族史、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用药史
日常生活能力:BADL(Barthel指数)、IADL(Lawton量表)
心理状态:SAS、SDS、PHQ-9
睡眠状况:PSQI、SRSS
2.并发症评估
常见并发症包括血栓栓塞、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癫痫、营养不良、压疮、跌倒等。推荐使用NRS-2002、洼田饮水试验、EdFED-Q、EBS、WCUMS等量表进行评估。
3.认知功能评估
AD8:≥2分提示早期痴呆
Mini-Cog:<3分提示认知障碍
MMSE:总分30分,≤24分提示认知障碍
MoCA:≥26分正常,22分左右为MCI,16分左右为痴呆
ADAS-Cog:用于AD疗效评估
VaDAS-Cog:用于VaD评估
CDR:评估痴呆严重程度(0~3分)
4.精神行为症状评估
推荐使用神经精神问卷(NPI)及其知情者版(NPI-Q)评估BPSD(行为精神症状)。
5.危险因素评估
包括高龄、女性、低教育、独居、高血压、糖尿病、卒中、APOE ε4基因、肝肾功能不全、代谢紊乱、中毒、感染、睡眠障碍、视听损伤等。
6.疾病分层与进展评估
MCI:认知下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
痴呆:认知损害导致生活、学习、工作、社交能力明显减退
分级:轻度(记忆下降,生活自理)、中度(生活能力受损)、重度(完全依赖)
中医证候辨识
属于“痴呆”“健忘”“呆病”范畴,病位在脑,涉及肾、脾、肝等脏腑。辨证包括肾虚、脾虚、气血不足、痰浊、瘀血、毒损脑络等。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干预的基础。应对患者、家属、照护者同步教育,内容包括病因、危险因素、干预策略、药物使用、护理技巧等。教育形式包括个体宣教、小组座谈、社区活动、线上讲座、微信公众号等。
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调理
地中海延缓神经退变膳食模式(MIND),可降低认知障碍风险(B1)
生酮饮食(KD),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减少神经炎症,对认知功能有益(B1)
补充维生素D、叶酸、维生素B6、胆碱、钙、锌,有助于认知保护(B1)
2.运动治疗
有氧运动:可改善认知、延缓脑萎缩(B1)
康复训练:朗读、记忆、益智游戏、定向力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B1)
传统功法:太极拳、八段锦可改善认知、增强记忆与执行功能(B1)
运动强度:建议中等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3.睡眠管理
睡眠时长控制在 6~8小时,有助于维护认知功能(B1)
睡眠时长≤4h或≥10h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增加相关(B1)
4.体重管理
中年超重/肥胖(BMI≥24)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B1)
体重短期剧烈变化(±10%)也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B1)
5.吸烟与饮酒
吸烟与认知障碍风险正相关,建议戒烟(B1)
酗酒增加Aβ和tau蛋白沉积,建议限酒或戒酒(B1)
心理干预
1.心理问题与认知功能相互影响,应早期干预(B1)
2.干预目标为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延缓认知衰退。建议由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药物干预(B1)
药物干预
1.西药干预
(1)改善认知功能药物
多奈哌齐(10mg/d)对轻中度AD疗效明确,安全性好(A1)
卡巴拉汀贴剂(9.5mg/d)与胶囊疗效相当,耐受性更佳(A1)
加兰他敏对轻中度AD有效(A1)
美金刚(20mg/d)对中重度AD认知和总体功能有轻微改善(A1)
仑卡奈单抗、多奈单抗可用于AD源性MCI,作为疾病修饰治疗(A1)
(2)改善精神症状药物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可用于BPSD,需低剂量起始(A1)
布瑞哌唑可用于AD相关激越症状(A1)
SSRI类抗抑郁药(如舍曲林、帕罗西汀)为BPSD伴抑郁首选(B1)
匹莫范色林对AD精神症状有短期效益(B2)
丙戊酸钠可作为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B2)
2.中成药推荐
银杏叶片:活血化瘀,改善认知(B1)
养血清脑颗粒:活血通络,养血平肝(B1)
灯盏生脉胶囊:益气养阴,活血健脑(B1)
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补肾益精,活血化瘀(C2)
复方海蛇胶囊:补肾宁心,化痰安神(C2)
天智颗粒:平肝潜阳,益智安神,低血压者禁用(C2)
参枝苓口服液:益气温阳,化痰安神(B2)
其他干预
1.中医针灸:
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四关穴可改善认知功能(B1)
耳针配合体针可提高认知与社会功能(B1)
艾灸、头皮针、穴位埋线等对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C2)
2.物理治疗:
经颅磁刺激(rTMS)**可改善脑代谢与突触重塑(B1)
推拿按摩(如刺激百会、风池等)可改善认知功能(C2)
疾病与自我管理
1.居住环境调整:
保障安全、保持熟悉感、辅助定向、提供感官刺激,使用电子定位器、感应器等辅助设备。
2.生活照护
轻度:鼓励自理
中度:协助生活,保留部分能力
重度:全面照护,关注营养、疼痛、感染等
精神行为症状管理
1.首选非药物干预(环境调整、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A1)
2.药物干预仅用于严重影响生活或存在安全风险者(B1)
3.激越行为应消除诱因、确保安全、避免对抗(B1)
4.心理症状可通过自然接触、阳光、音乐、交流等方式改善(B1)
对照护者的支持
1.应提供心理支持、教育培训、互助平台(B1)
2.鼓励照护者接受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练习等(B1)
多学科合作管理
1.团队应包括神经科、精神科、康复、营养、社工、照护者等(B1)
2.制定个体化计划,定期评估与调整(B1)
总结
本指南系统整合了中西医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与干预方面的最新循证成果,强调个体化、多学科协作、非药物干预优先、药物干预谨慎使用的原则。为临床医生、社区健康管理师、照护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慢病管理路径,具有良好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原文:明淑萍,陈贵勤,邵卫.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慢病管理指南.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5, 17(4): 242-254.
来源:老马话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