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甲流高发期!医生告诫:有这3种症状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八成是甲流

近期,甲流高发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尤其是在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忽冷忽热的情况下,人群中感染甲型流感的人明显增多。

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只是普通感冒,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甚至头有点晕、喉咙痛,以为随便吃点感冒药就能过去。然而医生提醒,有三种症状出现,很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甲流感染的信号,这其中尤其要警惕。

首先是高热和持续不退的体温变化。普通感冒一般体温只会轻微升高,可能顶多到37.5℃,偶尔会到38℃,但很少持续。而甲流则不同,根据国内疾控中心的数据,感染甲型流感的患者中,有超过80%的成年人在感染初期体温就会迅速升到38℃以上,并且往往持续三天左右

而且,这种高热不是间歇性的,退烧药可能暂时起作用,但体温很快又会回升。很多人容易误以为这是普通感冒反复发作,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持续高热是甲流最明显的信号之一。

再者,高热伴随的乏力感特别明显,患者不仅精神差,甚至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影响,这一点和普通感冒明显不同。

其次是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的程度比平常感冒严重得多。很多人会觉得自己偶尔感冒会酸痛,但通常只是轻微的肩背酸、手臂有点酸。

甲流感染的人,肌肉酸痛会遍布全身,尤其是背部、腰部、腿部都有明显不适,疼痛感强烈,休息也难以缓解。

数据上也有佐证,2019年对500名甲流患者的研究显示,超过70%的患者出现了明显肌肉酸痛症状,其中40%的人甚至需要卧床休息一整天

在笔者看来,这种酸痛不是一般感冒能带来的,而是病毒在身体里快速复制,免疫系统激烈反应的结果。总的来说,如果你觉得自己全身都像被掏空了力气,而又伴随高热,就必须提高警惕。

第三是呼吸道症状明显而且迅速加重。普通感冒通常是先流鼻涕、打喷嚏,然后咽喉不适,有时轻微咳嗽。但甲流不同,咳嗽往往来得快,而且干咳或者痰少,可能还会伴随喉咙痛,甚至胸闷

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者持续咳嗽,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比如肺炎。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甲流感染患者中约15%-2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以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果可能会比较严重。因此,医生建议,一旦出现这种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就不要犹豫,应尽早就医。

总的来说,甲流的危险在于它的传播速度快,而且症状容易被误判为普通感冒。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比如学校、办公楼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病毒容易传播。

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可以达到数小时,通过飞沫传播度极快。所以近期,如果身边有人出现高热、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明显。

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警示,也提醒周围的人要提高防护意识。殊不知,很多人虽然出现了症状,却因为不够重视,继续上班、上学,结果导致病毒扩散得更快。

在防控上,除了关注自身症状外,疫苗接种依旧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国家疾控数据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将感染风险降低约60%-70%,即便感染,也能有效减轻症状和并发症风险。

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这些人群一旦感染甲流,重症率和住院率明显高于普通成年人。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通风换气,也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密闭环境中,开窗通风可以让病毒颗粒更快被稀释,减少吸入风险。

与此同时,合理饮食和休息同样关键。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吃点药就够了,其实甲流病毒侵袭身体后,免疫系统需要大量能量来对抗病毒。研究显示,维生素C、维生素D和蛋白质摄入充足的人群,感染甲流后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的人更容易被病毒侵袭,这是因为免疫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为什么办公室、学校里总是有人群聚集后迅速爆发流感的原因。

换句话说,甲流的症状虽然看起来和普通感冒有些相似,但细节上完全不同。如果单纯依赖经验去判断,很容易误判。特别是高热不退、全身酸痛明显、呼吸道症状迅速加重的人群,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就医,做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认病情的可靠方法。同时,避免自行随便吃抗生素因为甲流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滥用只会增加身体负担,甚至带来耐药风险。

再者,社会防控也是关键。近期,公共卫生部门频繁提醒,出现症状的人员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是最基本的防护措施。

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家人、同事和整个社区负责。与此同时,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出现症状,最好单独隔离,并保持日常清洁消毒,尤其是门把手、水龙头、手机等高频接触物品。

总而言之,甲流高发期,不能掉以轻心。持续高热、全身酸痛、呼吸道症状加重这三种情况,是警示信号,千万不要当作普通感冒忽视。通过及时就医、接种疫苗、科学饮食和生活规律,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

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注意身体的每一点变化,对症下药,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社会负责的表现。换句话说,健康管理不能等到病情严重才重视,而是要从细微的症状入手,早发现、早干预,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甲流带来的风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甲流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陈龙;童丹;陈世良;章浙忠;许健 血常规指标在COVID-19和甲流病毒感染鉴别中的价值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24-11-2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甲流高发期!医生告诫:有这3种症状可能不是普通感冒,八成是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