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
标志着气温骤降、雨雪渐增
天地间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中医认为
此时养生需顺应“闭藏”之道
兼顾御寒保暖与滋阴润燥
方能抵御寒邪侵袭
为来年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佛山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邓健敏主任中医师
给大家几点小雪养生建议
并推荐一道羊肉汤助你温暖过冬
![]()
顺时闭藏,温阳滋阴

邓健敏提到,中医养生讲究“顺时而为”,小雪节气养生的关键在于“闭藏”。《黄帝内经》有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此时自然界的阳气进入一年中最弱的阶段,人体的阳气也随之潜藏于内,若养护不当,寒邪易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失调,引发感冒、关节疼痛、手脚冰凉等问题。同时,小雪时节天气干燥,寒邪与燥邪交织,易导致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咽喉干痛、大便干结等症状。
因此,小雪养生需遵循“温阳散寒”与“滋阴润燥”并重的原则,既要守护体内阳气、抵御外在寒邪,同时又要补充阴液、缓解干燥不适,实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
小雪养生四要点

起
居
早卧晚起,保暖护阳
小雪时节起居需做到“早卧晚起”,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子时阴气最盛、阳气始生,早睡能帮助身体收藏阳气、蓄积阴精;早晨待日出后再起床,避免在寒气最重的时段外出,减少阳气耗损。
保暖的重点在于护住“三关”:颈部受凉易引发头痛、感冒,可佩戴围巾;腰部有肾经穿行,肾为“先天之本”,腰部受凉会损伤肾阳,导致畏寒怕冷,建议穿带腰封衣物;脚部是人体阳气的末端,“寒从脚起”,每晚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20分钟,可加生姜片、艾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驱寒暖身,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燥邪伤肺;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饮
食
温补为主,滋阴润燥
小雪饮食应以“温补”为主,多吃温热性食物来抵御寒邪,但需避免辛辣燥热之品,以免加重燥邪。邓健敏提醒,“冬补”应循序渐进,以“温补脾肾”为重点,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健才能更好地运化营养,滋养肾精。
✅推荐食物:
温补类:羊肉、牛肉、鸡肉、狗肉等,性温味甘,能温中散寒、补益气血;
滋阴类:银耳、百合、山药、莲藕、蜂蜜等,性平味甘,能滋阴润燥、润肺生津,缓解干燥症状;
黑色类: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等,“黑色入肾”,可补肾益精,增强体质。

❌需少吃的食物:
生冷寒凉之品,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畏寒腹痛;
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花椒等,过量食用会加重燥邪,引发咽喉肿痛、口干舌燥;
油腻厚味之品,如肥肉、油炸食品等,不易消化,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痰湿内生。


情
志
静心安神,勿扰阳气
小雪时节,天气阴沉、日照减少,人易出现低落、抑郁、烦躁等情绪,中医称之为“悲秋伤冬”。此时情志养生的关键是“静心安神”,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以免耗损阳气。
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练习书法、养花种草等方式调节情绪;也可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多晒太阳,促进多巴胺分泌调节情绪;还可以与家人朋友交流谈心,分享生活点滴,也能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运
动
适度锻炼,循序渐进
小雪时节的运动应遵循“适度、温和”的原则,以“养阳”为目的,避免剧烈运动,大汗淋漓会导致阳气随汗液外泄,且户外气温较低,剧烈运动后毛孔张开,寒邪易乘虚而入,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问题。
推荐大家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每次30-40分钟,以身体微微发热、无汗为宜。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后或下午3-4点,此时阳光充足、气温较高,运动效果更佳;运动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可喝一杯温热的姜枣茶补充水分和阳气。


小雪养生误区
避开这些“坑”,养生更有效
误区一:盲目进补,过量食用温热食物
邓健敏表示,小雪时节虽需温补,但并非“越多越好”。部分人认为冬季进补就是多吃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甚至天天食用,但过量食用易导致上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正确的进补应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自身体质调整食量,同时搭配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平衡温热之性。

误区二:紧闭门窗,不通风
很多人在小雪时节为了保暖会紧闭门窗,导致室内空气污浊、病菌滋生,增加感冒风险。正确的做法是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既能减少病菌,又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益健康。
误区三: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人不愿外出运动,长期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减慢,加重畏寒怕冷、肥胖等问题。因此,即使天气寒冷,也应坚持适度运动,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误区四:过度保暖,穿得过多
小雪时节需要保暖,但并非穿得越多越好。穿得过多会导致体内热量过剩,毛孔张开,反而容易受凉;过度保暖还会影响身体的耐寒能力。正确的方式应遵循“适度”原则,以身体感觉温暖、无寒冷感为宜,同时注意衣物的透气性,避免出汗后受凉。

![]()
小雪养生汤推荐

最后,邓健敏给大家推荐一道最适合小雪时节喝的温润滋补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这道汤源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经典食疗方,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养血、温中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合此时节畏寒怕冷、气血不足的人群食用。

![]()
汤品功效
羊肉性温味甘,归脾、胃、肾经,能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是小雪时节的“温补佳品”;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被称为“补血第一药”,有助于缓解因气血凝滞导致的关节疼痛、痛经等问题;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能发散风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去羊肉的腥膻味,还能保护脾胃,防止消化不良;红枣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可增强汤品的滋补功效。
食用建议
⭐1.这道汤温热性较强,体质偏热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2.羊肉嘌呤含量较高,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急性期不宜食用,缓解期可少量食用;
⭐3.当归有活血作用,孕妇、月经量过多者不宜食用;
⭐4.汤品炖制时无需加入过多调料,以免掩盖食材本身的鲜味,避免加重身体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