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大三甲医院陷“误诊”风波,问题究竟出在哪?

精彩活动

时间:9月20日-21日上海

形式:经验分享+机构参访+专病中心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了解详情】

四川大三甲医院因误诊陷入舆论风暴,问题究竟出在哪?医疗质量管理专家怎么说?

8月19日,四川老牌大三甲医院就报告“误诊”风波发布的情况通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具体来由是,今年2月,58岁的翟女士因肩部摔伤前往该医院骨科就诊,术前需进行胸部CT检查。在放射科呼叫“翟女士”进入扫描间时,另一位患者(简称B患者)插队误入检查室,并完成了CT扫描。

虽然操作医师发现了错误并为两名患者重新检查,但未将名下的错误报告清空,导致B患者的检查结果被认定为翟女士的检查报告。由于报告错误,翟女士被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据悉,这是一种中位生存期仅2-4年的严重肺部疾病,被称为“慢性绝症”。

确诊后,翟女士开始服用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直到今年6月17日,翟女士按医嘱服药三个月后复查,审核报告医生在调阅2月28日的胸部CT进行对比时,才发现两次CT图像不匹配。

医院的通报表示,目前,医院已与患者达成谅解,事件已得到妥善解决。医院决定,责成相关部门进一步开展调查,依法依规对相关科室和人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作为医院管理制度健全的大型三甲医院,这次失误导致的误诊,反映出医院管理流程上的哪些问题呢?“看医界”医疗质量管理顾问专家宋绍辉表示,根据报道结合疾病特点,医院可能存在两方面的过失。

其次,诊断流程中存在失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征是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的持续恶化,确诊不仅要要依赖胸部CT结果,还依赖肺功能检查及肺组织活检结果。

宋绍辉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ILD),放射学和组织病理学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IPF主要发生在老年人,以呼吸困难和肺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容易发生气胸和纵隔气肿,预后差。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不仅要依靠患者的胸部CT影像资料,还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特别是肺活检结果,如果仅有肺广泛纤维化的CT影像,患者没有进行性呼吸困难、肺功能恶化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没有经过肺活检检查,门诊医师难以作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大三甲医院陷“误诊”风波,问题究竟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