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儿怎么有股特别的味道,真好闻。”走进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的诊室,很多患者都会好奇地问一句。
和印象中飘散着药味的中医院不同,这里的香味清新温和,有一种淡淡的花草香,闻起来让人觉得轻松愉悦。
“这是精油的味道。”耳鼻喉科主任唐旭霞说,这些精油和市面上售卖的普通精油有所区别,是自己研制的,在医院里投入使用之前,她就已经用了很多年了。
从小热爱花花草草
对味道特别敏感
精油属于中医芳香疗法的一种,而唐旭霞和芳香疗法的渊源,要从童年时期说起。
“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里,外婆特别爱养花,夏天的时候院子里开满了茉莉花、白兰花,女孩子嘛,就喜欢那种香香的味道。”在花香中长大的她,对味道特别敏感,不仅在家种了许多花花草草,还会购买一些精油来用,但她发现,网上售卖的精油质量参差不齐,香味以人工合成的居多,很少有纯天然的好精油。“那时候就萌发了自己制作精油的念头。”
机缘巧合,在医院坐诊时,唐旭霞注意到,很多耳鸣耳聋、鼻炎患者都或多或少存在睡眠问题,尤其是一些突发性耳聋和耳鸣的发生,都和情绪障碍以及睡眠障碍有关,比如一些鼻炎患者,也会因为睡眠不好导致症状反复甚至加重。
传统针对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很多患者对于镇静安眠的西药比较抗拒,担心副作用大,中药的口感又并非人人都能接受,很难坚持。有个别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甚至因为药效减弱需要联合用药,药越吃越多,效果却不见得变好。
唐旭霞不仅仅是耳鼻喉科的医生,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植物药研究学组主任委员,她一直在思考,能不能发挥植物药学的“特长”,找到一种更方便、更安全、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
反复试验、改进
3岁以上儿童都能使用
唐旭霞主任说,耳鼻喉科原本也有一些油类方剂,比如苍耳子油等,但这些油剂不够稳定,提取有一定的风险,而且药物成分不统一,味道也不够令人满意。
“其实有很多芳香类植物,功效是类似的,但味道却相差很多,所以我反复尝试,看看是不是能把其中的一些成分,用气味更好闻的植物来替代。”这些年来,由唐旭霞主任领衔的科研团队反复试验、改进,研发出的精油,都是自己先试用,觉得效果好,再分享给朋友和同事。
医院招待处的扩香,用的就是唐旭霞研发的精油,不少同事都很喜欢,说用了精油之后,感觉心情愉悦了,上班的效率都变高了。
唐旭霞还有个小妙招——每年秋冬季流感高发的时候, 滴几滴精油在口罩上,不仅能提神醒脑,还能祛邪避秽,在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方面颇有益处。
从2014年开始,唐旭霞开始在诊疗中尝试使用精油,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这些精油非常受患者欢迎,比如薰衣草酣睡精油,好几个严重失眠的患者用了之后都说有效果,提出想自己买来用。有一位患者长期使用精油后,甚至把吃了好几年的安眠药都给戒了。
“精油和安定类药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成瘾性,非常安全,而且有多靶点作用,在改善睡眠、鼻炎的同时还能舒缓情绪、减轻焦虑,让人放松。”唐旭霞说,目前精油的种类共有十余款,包括醒脑安神的、改善情绪的、舒缓鼻炎的,等等,而且味道的可接受度很高,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严重过敏的患者和3岁以下的儿童,都可以放心使用。
“这几款精油,我自己也已经使用了10多年了,几乎成习惯了。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薰衣草酣睡精油和薄荷呼吸清畅精油,薰衣草的晚上放在床边用,薄荷的平时上班时用。” 唐旭霞主任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科研成果顺利转化,希望未来这些精油能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