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海南博鳌。第十八届西普会发布的“中国药品零售综合竞争力百强榜”显示,益丰大药房位列第一,同时获得“盈利力冠军”称号。这一结果可能出乎部分人意料——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益丰缘何能实现突围?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想尽量以讲事实、列数据的方式来和大家聊一聊。
效率优先:“主动瘦身”逆势增长
诚然,目前药品零售行业正经历艰难时刻。2024年,全国药品终端市场增速仅为1.3%,创下十年新低。根据相关数据,药品零售百强企业虽然占据了60.9%的市场份额,但平均净利润率却从去年的5.4%下降到5.1%。
在这种背景下,益丰2024年收入达到240.62亿元,同比增长6.53%,归母净利润实现15.29亿元,同比增长8.26%。2025年第一季度,其净利率达到8.21%,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在行业整体平均净利率下降的背景下,这一表现尤为亮眼。
我们以“关店”这一运营举措来分析。从地段分布来看,益丰大药房2024年关闭的门店中大部分为单店产出偏低的小型社区店,这类门店日均坪效远低于旗舰店和区域中心店。同时,益丰还着重改造存量门店,通过缩小面积、降低租金等举措严控成本。
从时间分布看,2024年上半年关闭门店仅72家,而下半年关闭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这一时间分布表明闭店行为是企业经过充分评估后的主动策略调整,而非仓促应对。通过精准识别并关闭持续亏损门店,排除“出血点”,益丰大药房能够快速剥离负资产,从而确保整体经营效益。
科技投入:智能化建设行业领先
很多人忽视了一个事实,益丰大药房在科技赋能方面的战略布局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就以益丰8月投产的湖北益丰医药物流园为例,其部署了数十台AGV机器人、智能机械臂及多层穿梭车集货系统。
据悉,该物流系统每日可高效处理3.6万笔订单,1小时内完成380家门店分拣,大幅降低人工强度并保障“次日达”时效。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这一智能物流网络不仅服务于湖北省内2500家门店,更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智能物流仓储体系。目前,益丰大药房有着三级物流体系(1个全国中心+7个省级中心+10个城市配送中心)集成WMS/TMS系统,总面积超16万平方米。
在药品安全领域,益丰大药房依托药品追溯码技术筑牢质量防线。2024年起搭建的追溯平台,为每盒药品赋予20位唯一编码,实现“一药一码”全流程追踪。该系统动态监控药品流通链路,并与医保监管系统实时对接,可成功拦截“回流药”“医保空刷”等违规行为。
政策应对:处方外流时代的精准卡位
益丰大药房董事长高毅认为,医药行业有两大趋势不可阻挡:一是处方外流和医药分家,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他指出:“实体药店比O2O和B2C更贴近消费者,是顾客最近的健康‘入口’”。
基于这一高层决策,益丰大药房在承接处方外流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截至2024年,公司10,872家直营连锁门店中,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门店达10,300家,占公司直营门店总数的94.74%。
与此同时,益丰积极布局院边店和DTP药房,拥有院边店688家,DTP专业药房318家,其中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259家,开通门诊统筹医保药房4,600多家。这些专业药房则成为了处方外流的重要承接平台。
数字化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布局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益丰大药房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服务场景。通过自建互联网医院平台,连接全国257名合作医生提供视频问诊服务,实现“线上问诊-电子处方-医保结算”全流程数字化。目前该系统已在长沙、武汉等地上千家门店落地,慢病患者购药流程缩短至10分钟。
根据益丰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线上业务实现营收21.27亿元,其中O2O贡献17.21亿元,同比增长23.02%。公司O2O直营门店已超1万家,24小时配送营业门店超600家。
虽然公司的“数字化平台升级项目”建设需要延期至2025年年底,但这反映了益丰对数字化建设的严谨态度——避免与实际业务脱节,精细务实,确保项目真正提升运营效率。
人才培养:填补药事服务缺口
药品零售行业正从单纯卖药向健康服务转型,但面临着人才瓶颈。不少药店店长坦言:“我们需要既能卖药又能提供健康咨询的店员,但这样的人很难找,薪资要求也高。”
在人才培养方面,益丰也投入了大量资源。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益丰开展4935次培训,员工人均受训82.23小时,并推动4000余人参加执业药师考试。未来的行业竞争不仅是规模的竞争,更是专业服务的竞争。 益丰精心培养的药师队伍,可以提供血压监测、血糖检测、健康管理等多项专业服务,这也是企业能够做好精细化运营的基础。
药品零售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应用深化、医改政策持续影响、人口老龄化加速——这些变化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会。益丰大药房展示了一种务实的发展思路:不追求最大规模,而追求最佳效率;不盲目追逐风口,而注重发展质量;不轻易被资本市场左右,而坚持长期战略。
告别粗放扩张,追求运营质量,或许才是零售药企在这个时代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