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15210 21 77 46】编辑,如有问题可联系作者。
“身上破溃疼得吃不下饭,体重一直在掉……”很多天疱疮患者都深受身体消瘦的困扰。这是由于疼痛性水疱和糜烂,导致进食困难、能量消耗增加,加之可能伴有代谢紊乱,极易造成营养不良。
体重下降不仅削弱体力,更会延缓皮肤修复,降低免疫力。因此,通过温和饮食调理脾胃、促进吸收,对天疱疮患者至关重要。
针对进食不易的特点,推荐以下三种易于入口、有助修复的食材:
1. 山药
山药性平味甘,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质地柔软,容易消化。它富含的黏蛋白有助于保护胃黏膜,特别适合口腔或食道有糜烂的患者食用,可蒸熟制成泥或加入米粥中。
2. 小米
小米粥素有“代参汤”之称,能健脾和胃、滋阴补虚。它性质温和,不易刺激黏膜,熬煮成粥后口感柔滑,非常适合作为天疱疮患者的基础主食,可搭配少量红枣或山药同煮。
3. 银耳
银耳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富含胶质,容易烹煮成汤羹类流食或半流食,既能补充水分和营养,又对黏膜修复有益,非常适合体虚伴有皮肤黏膜破损者。
食疗固然重要,但若想系统性控制病情、改善体质,仍需专业医疗干预。
冯春雷医生在治疗天疱疮方面主张“清热祛湿、解毒扶正”,采用纯中药内服 + 外洗相结合的方法。内服方侧重调理内在免疫、清热解毒,减少新发水疱;外洗方则有助于清洁创面、促进糜烂处愈合,减轻疼痛不适。
将日常食疗与冯春雷医生的通络解毒方剂相结合,既温和调养,又直击病根,可更为全面、快速地帮助天疱疮患者控制症状、改善营养状态,重获健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