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也需要情感的滋养。”两性交往里,男人若长期不接触异性,身上会悄悄蒙上一层“疏离感”,几个特征藏不住,明眼人一看便知。
和异性相处时,会显得格外拘谨。
不是不懂礼貌,是少了那份自然的松弛。朋友聚会上,别人和女伴插科打诨,他却总坐在角落,有人递酒过来,手忙脚乱地接,不小心洒了半杯;聊到轻松的话题,大家都在笑,他想接话,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不是性格内向,是太久没在异性面前舒展过,像生锈的零件,动一下都觉得僵硬。他怕说错话,怕做错事,那份小心翼翼,藏着对异性交往的生疏。就像久居室内的人突然走到阳光下,会下意识眯起眼睛,不是抗拒,是不习惯。
生活里少了些“柔软”的痕迹。
衣服总是那几款深色系,袖口磨破了也懒得换;房间收拾得整齐,却像个样板间,少了点烟火气;聊天时爱聊工作、聊新闻,一提及情感话题,要么沉默,要么用玩笑带过。不是不解风情,是心里那根“感知细腻”的弦久未拨动,渐渐有些迟钝。邻居家的老陈,独居多年,每次见他都是一身工装,说话直来直去。有次楼道漏水,女邻居来敲门求助,他手忙脚乱修了半天,临走时只说“好了”,忘了递张纸巾让对方擦擦手上的水。这种“粗糙”,不是本性如此,是少了和异性相处时的那份“在意”,慢慢就忘了怎么去体贴。
会不自觉地筑起高墙。
别人示好,他第一反应是后退;有人想靠近,他总用“忙”“没时间”挡回去。不是故作清高,是怕麻烦,也怕受伤。同事小林,分手后单身了五年,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他总找借口推脱。有次部门聚餐,女同事多看了他几眼,他第二天就申请调换了工位。他说“一个人挺好”,可加班到深夜,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眼里还是会闪过一丝落寞。长期不接触异性的男人,像把自己关进了城堡,钥匙扔在门外,嘴上说“不用进来”,心里却未必不盼着有人能敲敲门。那道墙,是保护,也是束缚。
结语
这些特征,无关好坏,只是生活状态的折射。长期不接触异性,像给生活按下了“静音键”,少了些起伏,也少了些色彩。但人终究是需要情感联结的,就像船需要港湾,鸟需要巢穴。若你身边有这样的男人,不必苛责,或许他只是还没准备好;若你自己正如此,不妨试着打开一扇窗,让阳光和微风进来。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是这世间最珍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