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今日秋分!牢记三忌三宜、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平稳度秋迎深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公历 9 月 22 日或 23 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寒暑平衡。自此之后,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气候由热转凉,逐渐进入深秋。

古人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一时节,天地气候呈现出“阴阳平衡”的状态,但随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也随之发生变化。若不注意养护,容易出现口干咽燥、心情抑郁、食欲下降等不适。

秋分有“三候”之说: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说明雷声渐息,昆虫闭藏,水面干涸,天地开始走向肃杀。这个节气,不仅是自然的转折点,也是养生调理的关键期。

秋分养生的三忌

  1. 1. 忌贪凉受寒

    秋分之后,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早晚凉意渐浓,如果依旧穿得过于单薄,很容易着凉感冒,或诱发关节炎、哮喘等旧疾。尤其是老人、小孩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注意腹部和双脚的保暖。

  2. 2. 忌情绪失衡

    秋高气爽,但也容易引发“秋燥伤神”。加上昼夜变化,人体生物钟需要重新适应,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失眠。古语有“秋令多悲”,所以要忌情绪过度波动,避免“悲秋伤感”。

  3. 3. 忌过食辛辣燥热

    秋分时节,肺部最易受燥邪侵袭。若常吃辣椒、烤肉、火锅等辛辣食物,会加重燥热,出现口干、便秘、咽喉痛等症状。因此饮食上要避免过度辛辣燥烈。

秋分养生的三宜
  1. 1. 宜润肺养阴

    秋分重在防燥,润肺是首要任务。多吃些滋润食物,如梨、苹果、白木耳、百合、莲子、银耳羹等,有助于缓解秋燥,保护呼吸道。

  2. 2. 宜早睡早起,顺应节律

    昼短夜长,人体需要调整作息,早睡以养阴,早起以养阳。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提升,同时避免过度疲劳。

  3. 3. 宜静心养神

    秋分时节,天气渐凉,万物收敛。人也要学会“收”,减少浮躁,保持内心宁静。可以散步、练太极、冥想,或静心读书,帮助情绪稳定。

秋分养生的三秘诀 吃好三样
  1. 1. 梨子—— 秋梨润肺,缓解咽喉干痒、咳嗽。

  2. 2. 百合——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能清心安神、养阴润肺。

  3. 3. 莲藕—— 生藕清热生津,熟藕健脾养胃,是秋分餐桌上的佳品。

小贴士: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量增加豆制品和新鲜蔬菜,减少油炸、过咸食物。

喝好三样

  1. 1. 菊花茶—— 清肝明目,缓解眼睛干涩。

  2. 2. 百合银耳羹—— 润肺滋阴,补水养颜。

  3. 3. 蜂蜜水—— 润肠通便,缓解口干舌燥。

小贴士:喝水要少量多次,不宜一次大量饮用,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做好三样

  1. 1. 晒秋阳—— 秋分日光温和,适度晒太阳能促进钙吸收,增强免疫力。

  2. 2. 慢运动—— 可选择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轻柔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3. 3. 养好心情—— 听音乐、与友人小聚,保持情绪稳定,是秋季最好的“心药”。

总结

秋分,是天地阴阳平衡的节点。白昼与黑夜各占一半,提醒我们要学会“平衡”——平衡作息,平衡饮食,平衡情绪。养生并非追求复杂,而是顺应自然、调养身心。

在这个金风送爽的时节,不妨放慢脚步,多吃些润燥养肺的食物,喝点清润茶饮,做些舒缓运动。用平和的心态,迎接秋天的深远之美。

秋分养生,归根到底四个字:顺应自然。如此,方能健康过秋,安然入冬。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今日秋分!牢记三忌三宜、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平稳度秋迎深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