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是一道坎,就像老树进了冬季,枝干虽仍挺立,但经不起风霜多磨。这个年纪的身体啊,就像一口用了多年的老锅,火候不对,锅底就容易焦。
有人觉得老年就该清心寡欲、闭门养身,殊不知,
“宁可打打麻将,也别乱碰四个禁忌”
,这不是玩笑,而是实打实的健康忠告。
在75岁以后,人的身体机能进入一个加速衰退的阶段。心脏泵血的能力、肾脏的代谢功能、大脑的处理速度……都在悄悄“减速”。这个时候,
一些看似普通的行为习惯,很可能成了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麻将虽是娱乐,但背后却藏着社交、动脑、延缓退化的好处;而有些“禁忌”,一旦触碰,后果可不只是“吃坏肚子”那么简单。
第一个禁忌,是“乱吃保健品”
。很多老人为了“抗衰老”,一时冲动就囤了一堆瓶瓶罐罐,什么“补肾的”“通血管的”“养脑的”,听着热闹,吃得更勤快。
可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普遍下降
,很多保健品中的成分难以分解,反而增加了肝肾负担。
不少案例中,老人因为长期服用含有激素、重金属的保健品,导致中毒、肝衰、甚至急性肾衰竭。
更危险的是,
不少保健品与常用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干扰治疗。
高血压病人吃了含人参的补品,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误食含糖量高的“营养液”,血糖飙升如坐过山车。
保健品不是万能药,更不是无害的糖豆,
年过75岁,身体不再有“试错成本”
。
第二个禁忌,是“昼夜颠倒”
。很多老人退休后,喜欢晚上看电视剧、刷手机,一不小心就熬到深夜。白天又赖床补觉,生活节奏被彻底打乱。
但人体的生物钟不是闹钟,说调就能调回来,尤其是老年人,大脑对昼夜节律的调控能力变差
。这种昼夜不分的生活,最直接的后果是:
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
研究显示,
长期睡眠紊乱与老年痴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脑部退行性病变会因睡眠质量差而加速;而夜间血压调节失常,也可能引发中风。
更不用说,白天没精神,容易跌倒、摔伤,
这对骨质疏松的老人来说是致命隐患
。
第三个禁忌,是“过度清淡饮食”
。很多老人一听“清淡饮食”就以为是“吃得越素越好”,结果天天白粥小菜、寡油寡盐。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力下降、贫血、水肿等问题。
这个年纪,
身体已经开始“吃老本”,再不给点营养补上,出事只是时间问题
。
尤其是“肌少症”在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
,表现为走路无力、站立不稳、一摔就骨折。蛋白质是维持肌肉的核心营养,老人每日摄入量不应低于60克。
瘦肉、鸡蛋、豆制品、牛奶,这些都应该成为饭桌常客。过分追求“清淡”,反倒损害了健康,这就是“走极端”的代价。
第四个禁忌,是“久坐不动”
。不少老人退休后,活动量骤减,坐着看电视、打扑克,一天能坐六七个小时。但你不知道的是,
久坐对老年人的危害堪比吸烟
。
血液循环减慢,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尤其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形成肺栓塞,可能瞬间致命。
同时,
“静态生活”还会加重心肺功能的退化
。肺活量下降,心率变慢,活动后气喘不止,恶性循环就此开始。有人觉得“我年纪大了,该歇歇”,但真相是,
越歇越废
。哪怕每天慢走30分钟、做点轻体操,
都比闷坐沙发里“养生”强得多
。
为什么说“宁可打打麻将”?因为打麻将不仅能让大脑保持活跃,还能促进手指灵活、眼神专注、社交互动。
研究指出,社交活动频繁的老人,比独居沉默的老人认知退化慢30%。
麻将桌边的欢声笑语,看似热闹,其实是对衰老最温柔的对抗。
也不能天天打通宵,
适度娱乐、规律作息才是关键
。麻将不是解药,但它提供了一种积极老去的方式。和朋友们说说笑笑,比一个人盯着电视、发呆、胡思乱想,
要健康得多、快乐得多
。
很多人老了以后,会陷入“怕吃、怕动、怕累”的误区,殊不知,这些“怕”,反倒成了病的温床。
真正的健康老年,是在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中找到平衡
,而不是一味地“养”,更不是“养生养出病”。
我们也要警惕社会上流行的一些健康谣言,比如“老人不能吃肉”、“多补钙就不会骨折”、“保健品防癌”等。这些说法看似有理,实则偷换概念,
老年健康不能靠“听说”,只能靠科学
。
人体是个复杂系统,75岁之后每一步都要走得稳当、明白。
同时,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这个年纪的孤独感、无力感、焦虑感,如果不被重视,也可能转化为睡眠障碍、抑郁,甚至影响免疫系统。
和家人多沟通、保持社交、培养爱好,是对抗心理衰老的第一步
。麻将、书法、唱歌、养花……只要能让心情变好,就是一种“心理药方”。
年过75岁,身体像一台精密但老旧的机器,一点点不当使用就可能出故障
。与其盲目“进补”,不如少犯错;与其闭门“养生”,不如走出去、动起来、乐起来。生活的质量,往往就藏在这些细枝末节里。
宁可多去朋友家打几圈麻将,也别随意触碰“保健品乱吃、昼夜颠倒、饮食极端、久坐不动”这四个健康禁忌。
身体是本钱,心态是钥匙,活得自在,才是75岁之后最好的“长寿秘诀”。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参考文献:
李志军,王芳,罗丹.老年人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24):6163-6166.
张丽,韩雪.老年人保健品使用风险调查分析.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6):993-995.
声明:
"非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就医"。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科普健康生活,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