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减重总失败?你可能踩了这4个“坑”!科学管理体重的必备指南

医学指导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卢建文

科学减重

是一场既需要智慧

也需要意志力的持久战

许多人满怀热情踏上减重之路

却常常陷入误区

最终不仅体重反弹

更损害了身体健康

事实上,减重的核心是一道“基于能量平衡、代谢规律与营养科学”的综合题。本文将为您梳理常见减重陷阱,以专业角度,助你用科学策略避开弯路,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

01

体重管理中的饮食误区:

饮食控制等于节食

35岁的黄女士(化名)为了快速减重,每天只吃一顿饭,以蔬菜和少量水果为主,几乎不吃主食和肉类。一个月后减肥效果明显,体重如愿下降了6公斤。但却出现头晕、乏力、脱发,甚至月经紊乱。此时她慌了,便恢复正常饮食,她的体重迅速反弹,甚至比之前更重。

正确的减重饮食方式:

1

形成能量缺口:在明确每日能量需求基础上适当减少摄入(一般减500-1000kcal),注重营养均衡。

2

建议餐盘中的蔬菜占一半,优质蛋白和全谷物各占四分之一,多吃膳食纤维和低升糖食物,严格控制油盐糖。

3

02

体重管理中的运动误区:

运动等于长跑

28岁的李先生(化名)听说跑步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于是每天坚持跑10公里。起初体重有所下降,但3个月后,他发现减重效果停滞,还出现膝盖足底疼痛,不得不暂停运动。

正确的减重运动方式:

1

运动要搭配,效果才加倍: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能燃脂供能,而力量训练(如举铁)能增肌,让你躺着也能多消耗。最佳策略是两者结合。

2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省时又高效:HIIT通过“冲刺-休息”的循环,短时内就能达到甚至超过传统有氧的减脂效果,且运动后仍能持续燃脂,特别适合忙碌的现代人。

3

避免单一运动,防止平台与损伤:建议每周安排不同运动类型,全面提升身体机能又能保持乐趣。

03

体重管理中的用药误区:

药物是减重的绝对利器

40岁的王先生(化名)尝试了某款网红减肥药,号称“一周瘦5斤”。服药后,他确实体重下降很快,但伴随严重的腹泻、心慌和失眠。就医后才发现,该产品非法添加了西布曲明,长期服用可能损害心脏和肝脏功能。

正确的药物减重需专业医生评估:

01

警惕非处方减肥药

许多所谓“天然”产品可能非法添加西药(如西布曲明)或泻药,短期造成减重假象,实则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肝肾损伤等严重健康风险。

02

处方药也需配合生活方式改变

减肥药主要通过抑制食欲等机制起作用,但不能替代健康饮食和运动。它应是辅助建立可持续习惯的工具,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03

严格评估禁忌与副作用

各类减肥药均有适用禁忌和潜在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营养缺乏等),用药前必须经医生评估。

04

老年人体重管理误区:

70岁的李奶奶(化名)听信“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刻意减少饮食,体重从65公斤降到55公斤。然而,她变得越来越虚弱,走路不稳,甚至摔了一跤导致骨折。医生诊断她患有“肌少症”,肌肉流失严重,必须调整饮食并加强抗阻训练。

警惕肌少症

老年人若仅靠节食减重,会加速肌肉流失,增加跌倒和失能风险。应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并坚持抗阻训练,以维持肌肉力量和功能。

老年人体重管理应以功能维持

和生活质量为核心目标

老年人减重需注重减少脂肪同时保持肌肉。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均衡优质蛋白摄入,结合有氧、抗阻和平衡训练,并定期监测体能和营养状况。

科学体重管理是长期工程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常见误区

使得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卢建文

内分泌代谢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任广东省内分泌医师协会委员,广州市肥胖代谢学分会常委,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临床10余年,擅长各种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症、肾上腺等的诊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减重总失败?你可能踩了这4个“坑”!科学管理体重的必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