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如何食用竹笋才能更好地达到养生效果?

竹笋是一种营养丰富且有助于养生的食材。食用竹笋时,可将其切成薄片或丝状,清炒是常见的做法。先将竹笋焯水去除涩味,再用蒜末爆香,放入竹笋快速翻炒,加入适量盐和生抽调味,出锅前可滴几滴香油增添香味。这样炒出的竹笋清脆爽口,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

也可以将竹笋煮汤,比如竹笋鲫鱼汤。把鲫鱼处理干净煎至两面金黄,加入姜片和清水煮至汤色变白,放入切好的竹笋继续炖煮,最后调味。此汤味道鲜美,竹笋的清甜与鲫鱼的鲜香融合,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化痰、利尿消肿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季食用,能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是养生餐桌上的佳品。


  竹笋也是一道美食,它肉厚、质嫩、气香、味鲜,自古就有“寒士山珍”、“素菜中第一品”的美誉,历来是国人喜吃的佐膳佳蔬,清画家吴昌硕为《竹笋图》题诗:“客中虽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可见竹笋之美味呀。以竹笋作肴,可荤可素,可用烹、炒、焖、炖,或制成笋脯、笋菹、笋干、罐头等,风味各异。

  竹笋营养丰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富含高蛋白、多纤维,肥胖者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常吃竹笋有膳食养生的功益。近代研究还表明,其所含的稀有元素镁,具有一定防癌、抗癌的功效,所以,竹笋又是一种抗癌食品。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竹笋的性味及功效。

  【别名】冬笋、春笋、虫笋、鞭笋、笋干。

  【性味】微寒,味甘。

  【功效】清热利水,消痰止咳。

  【应用】适宜浮肿及腹水,包括心脏病或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之人食用;适宜外感风热或肺热咳嗽,痰多色黄者食用;适宜动脉硬化,冠心病者食用;适宜肥胖之人,便秘患者食用;适宜小儿麻疹,风疹或水痘初起,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者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

  【古籍摘要】

  1、《纲目拾遗》:“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2、《食物宜忌》:“消痰,滑肠,透毒,解醒,发痘疹。”

  3、《随息居饮食谱》:“笋,甘凉,舒郁,降浊升清,开膈消痰。惟山中盛夏之鞭笋,严寒之冬笋,味虽鲜美,与病无妨。”

  4、《本草求原》:“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同肉多煮,益阴血。痘疹血热毒盛,不起发者,笋尖煮汤及入药,俱佳。”

  【食用禁忌】竹笋性寒,又含较多的粗纤维和难溶性草酸钙,凡患严重消化道溃疡,食道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尿路结石者忌食;平素脾胃虚寒,腹泻便溏之人忌食。根据前人经验,竹笋忌与鹧鸪一同食用。《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竹笋能发病,诸病后产后均忌之。小儿勿食.恐其咀嚼不细,最难克化也。”

  中医全说网附注:竹笋除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钙、磷、铁、镁等;在竹笋所含的蛋白质中,至少有16种氨基酸。它是一个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素的食品,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治便秘的效果,而且对于减肥,防止大肠痛,乳房癌也有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如何食用竹笋才能更好地达到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