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这个名字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它的家族成员主要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 。在这其中,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约占甲状腺癌的 60% - 80% ,它就像是家族里较为温和的成员,分化好,生长缓慢,恶性度低,很多患者通过规范治疗都能有不错的预后;滤泡状癌占比大概 15% - 20%,它来自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以血行转移为主,恶性程度相对也不算高;髓样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 5% - 7%,它起源于甲状腺的 C 细胞,有家族型和散发型之分,且不能摄取碘,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 。然而,未分化癌却截然不同,它堪称这个家族中的 “王者”,不过这个 “王者” 可不是什么善茬。

未分化癌 “称王” 的关键特质
分化程度极低
在医学里,肿瘤的分化程度是判断其特性的重要指标。肿瘤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正常组织的相似程度被称为分化程度 。高分化的肿瘤,细胞形态和功能与正常组织接近,异型性小,恶性程度低;而未分化癌,分化程度极低,它的细胞形态和功能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差甚远,异型性极大。这就导致它的生物学行为非常恶劣,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等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使得它的恶性程度远超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 。

侵袭性超强
未分化癌的生长速度极其迅速,就像脱缰的野马。它很容易浸润周围的组织,比如气管、食管、喉返神经等。一旦侵犯气管,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侵犯食管,会造成吞咽困难;侵犯喉返神经,则会引起声音嘶哑。不仅如此,它还常常在早期就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也可能转移到骨,引发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这种早期就广泛转移的特性,让病情迅速恶化,治疗难度直线上升。

治疗难度巨大
常规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在未分化癌面前效果都不太理想。手术方面,由于它浸润周围组织严重,很难做到完整切除,即便切除,复发率也极高;放疗和化疗,未分化癌对它们的敏感度低,不少患者即便接受了放化疗,肿瘤依然继续进展。哪怕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把手术、放疗、化疗等结合起来,治疗效果依然有限。患者的预后很差,生存期往往很短,平均生存时间可能只有 3 - 6 个月 。

防治措施与要点
早期筛查
鉴于未分化癌的凶险,早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甲状腺疾病史的人、童年时有头颈部放射线治疗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的人群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的人等,一定要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一般建议每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必要时还可以检测甲状腺功能以及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通过这些检查,有可能在未分化癌还处于早期,甚至是癌前病变阶段就发现问题,从而抓住宝贵的治疗时机。

综合治疗手段
一旦确诊为未分化癌,就需要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手术方面,如果肿瘤还比较局限,没有广泛浸润和转移,可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而且很难完全切干净;放疗对于局部控制肿瘤有一定作用,能缓解肿瘤压迫引起的症状;化疗通常采用多药联合的方案,虽然效果有限,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一些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为未分化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

医生结语
未分化癌确实是甲状腺癌中极为凶险的一种,它的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给患者和医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即便如此,患者也千万不要放弃希望,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的心态也非常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 。同时,也呼吁大家重视甲状腺健康,特别是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预防和对抗甲状腺癌,包括未分化癌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