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立冬前必喝补阳汤,驱寒祛湿暖全身,气色红润过寒冬

大家好!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立冬的脚步越来越近,气温一天比一天低,不少人已经开始被各种 “秋冬小毛病” 缠上:早上醒来手脚凉得像冰窖,裹着厚被子也捂不热;脸色暗沉得没精神,涂再多护肤品也遮不住蜡黄;阴雨天关节发沉发酸,上下楼梯都费劲;吃点凉的就腹胀腹泻,整个人蔫蔫的没力气。这些其实都是体内寒湿堆积、阳气不足的信号,立冬前正是驱寒补阳的黄金窗口期,不用依赖昂贵的滋补品,一碗家常补阳汤就能轻松搞定,把体内寒湿 “逼” 出去,让手脚暖透,气色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冬天都能精力满满。

寒湿重不重 这几个信号一看便知

很多人把手脚凉、气色差当成秋冬正常现象,其实都是寒湿在体内 “捣乱” 的结果。中医常说 “寒湿困脾”“阳虚则寒”,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慢慢减弱,人体的阳气也会跟着不足,寒湿之气就容易趁虚而入,堆积在经络和脏腑里。这些寒湿不及时排出去,不仅会让人浑身难受,还会影响气血循环,让代谢变慢,时间久了还会诱发手脚冰凉加重、女性痛经、中老年人关节酸痛等问题。

判断自己是不是寒湿过重很简单,对照这几个信号就行:手脚常年冰凉,秋冬更明显;脸色暗沉发黄,没有光泽感;舌苔厚腻发白,刷牙时总觉得刷不干净;大便黏马桶,冲好几次都冲不掉;容易疲劳犯困,总想躺着,稍微动一动就累;吃一点生冷食物就腹胀、腹泻。女性如果寒湿重,还可能出现宫寒,经期腹痛、经血有血块、经血不畅;中老年人则容易因为寒湿侵袭关节,出现关节酸痛、活动不便的情况。

立冬前气温还没降到极低,此时补阳驱寒相当于给身体建立一道 “保暖屏障”,能阻止冬季更多寒湿侵入,调理效果比冬天再补救好得多。这碗补阳汤的核心作用就是 “温阳散寒、健脾祛湿”,靠食材本身的温热之力激活体内阳气,促进气血循环,把堆积的寒湿排出去。它和穿羽绒服、抱暖水袋这种外力保暖不一样,是从内而外让身体自己产生热量,坚持喝一段时间,就能明显感觉到手脚不凉了,脸色也会变得红润有光泽,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不一样。

补阳汤食材搭配 暖身不燥才管用

补阳汤的关键在于食材搭配,既要选对核心补阳食材,又要搭配祛湿、养血的食材,才能达到 “补阳不燥、驱寒不伤身” 的效果。核心食材首选羊肉,它性温味甘,被称为 “肉中人参”,是秋冬补阳驱寒的绝佳选择。羊肉能补气血、温肾阳、祛寒邪,对于阳虚怕冷、手脚冰凉的人来说,是最天然的 “暖身食材”,吃下去没多久就能感觉到浑身发热。

从营养角度来说,羊肉的优势也很明显。它富含优质蛋白、血红素铁和维生素B 族,血红素铁的吸收率高达 20% 以上,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苍白;维生素 B 族则能促进能量代谢,缓解秋冬容易出现的疲劳犯困。每 100 克羊肉的热量约为 250 千卡,秋冬吃能快速为身体补充热量,抵御寒冷,比吃生冷食物更能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

光有羊肉还不够,搭配对辅助食材,驱寒效果才能翻倍。生姜是必不可少的,它性温,能温中散寒、去腥解毒,和羊肉搭配不仅能进一步提升驱寒效果,还能缓解羊肉的滋腻感,避免吃了腹胀。这里有个小技巧,一定要用带皮的生姜,生姜皮有很好的祛湿作用,切成厚片或拍碎后加入汤中,驱寒祛湿的效果会更好。

当归是养血的关键,它性温味甘辛,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和羊肉搭配刚好能实现 “补阳又养血”,避免只补阳导致的气血失衡。尤其是女性,当归能改善因寒湿导致的经血不畅、痛经,坚持喝一段时间,气色会变得红润有光泽,不再是暗沉蜡黄的样子。黄芪则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它的补气作用能增强羊肉的补阳效果,让身体的阳气更足,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秋冬季节感冒的概率,毕竟阳气足了,抵御外邪的能力也会变强。

最后再加入山药红枣,这两种食材能起到 “平衡” 的作用。山药能健脾养胃、益肾固精,还能缓解羊肉的温热之性,避免上火;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和当归、羊肉搭配,能进一步提升养血效果,还能让汤的味道更香甜。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补阳、驱寒、祛湿、养血全都兼顾到了,既适合日常食用,又不会有副作用,男女老少都能喝。

详细做法拆解 新手也能零失败

这碗补阳汤看着讲究,其实做法特别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厨具和技巧,在家用普通砂锅就能做,新手也能零失败。

食材准备要精准

核心食材:羊肉 500 克,建议选羊腿肉或羊排,这两个部位的肉质鲜嫩不柴,炖出来口感更好。

辅助食材:生姜 10 克、当归 10 克、黄芪 15 克、山药 200 克、红枣 5 颗、枸杞 10 克。

调料:盐、白胡椒粉、葱段(可选,主要用来去腥)。

制作步骤一步步来

羊肉处理是去腥关键:羊肉洗净后切成 3-4 厘米的块,放入冷水锅中,加入 2 片生姜和 1 段葱段,大火煮沸后撇去表面的血沫,焯水 3 分钟后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这里一定要用冷水焯水,才能把羊肉里的血水和腥味充分逼出来,用温水冲洗是为了避免羊肉遇冷收缩,影响口感。

食材预处理省时间:生姜带皮洗净,切成厚片;当归、黄芪用清水快速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就行,不用长时间浸泡,以免流失营养成分;山药去皮后切成滚刀块,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红枣洗净去核,枸杞用清水浸泡 5 分钟,让它更饱满。

慢炖出营养: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概 1500 毫升左右,放入羊肉块、生姜片、当归、黄芪和葱段,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小时,让食材的营养和味道充分释放到汤里。

加辅料焖煮:1 小时后加入山药块和红枣,继续用小火慢炖 30 分钟,直到山药变得软烂、羊肉熟透,用筷子能轻松戳穿羊肉就可以了。

最后调味提鲜:加入枸杞,再炖 5 分钟,然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和白胡椒粉调味,搅拌均匀后就能关火出锅了。

这样炖出来的补阳汤,汤色奶白透亮,香气浓郁,羊肉软烂入味,山药软糯香甜,一点都不腥膻。建议每周喝 2-3 次,立冬前坚持喝 1 个月,就能明显感觉到体内的寒湿少了,手脚变得暖暖的,脸色也会越来越红润,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会提升。

不同人群专属调整 喝得更对症

这碗补阳汤虽然适合大多数人,但不同体质、不同人群在喝的时候,稍微调整一下食材,效果会更好,也更安全。

女性宫寒人群:除了基础食材,可加入 5 克桂圆和 3 克益母草。桂圆能补血安神,益母草能活血调经,能更好地缓解痛经、经血不畅的问题,暖宫驱寒的效果会更明显。

中老年人关节不适:可减少红枣和枸杞的用量,加入 10 克杜仲和 5 克牛膝。杜仲和牛膝能强筋健骨、祛风除湿,能有效缓解关节酸痛、活动不便的问题,秋冬季节关节不再怕凉。

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群:减少羊肉和黄芪的用量,羊肉减至 300 克,黄芪减至 10 克,再加入 10 克百合和 15 克玉竹。百合和玉竹能滋阴润燥,中和羊肉的温热性,既能补阳驱寒,又不会上火。

脾胃虚弱、消化不好的人群:山药的用量可增加到 300 克,再加入 5 克陈皮。陈皮能理气健脾、消食化积,避免因羊肉的滋腻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喝了不负担。

孕妇:去掉当归和益母草,羊肉减至 300 克,黄芪减至 10 克。避免活血食材对胎儿造成影响,同时控制用量,每周喝 1 次即可,既能补营养又能驱寒。

搭配小技巧 暖身效果翻倍

这碗补阳汤本身功效已经很全面,如果能搭配一些合适的食物一起吃,驱寒补阳、养气色的效果还能再升级。

搭配主食:喝补阳汤时,搭配一碗小米粥或杂粮饭。小米和杂粮能健脾养胃,为身体补充碳水化合物,提供更持久的能量,避免只喝汤导致的饥饿感,也能让营养更均衡。

搭配蔬菜:可搭配清炒的白萝卜或冬瓜。白萝卜能消食化积、下气宽中,冬瓜能清热利湿,两者都能缓解羊肉的滋腻感,还能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让饮食更健康。

搭配水果:饭后可吃 1-2 颗橙子或柚子。橙子和柚子富含维生素 C,能促进铁的吸收,增强补血效果,同时它们微凉的性质能平衡汤的温热性,避免上火,口感也很清爽。

另外,喝补阳汤的同时,建议适当进行轻度运动,比如饭后散步 20 分钟、练一套简单的瑜伽或太极。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让补阳驱寒的效果更好,也能帮助消化,避免因吃了羊肉后久坐导致的腹胀。

这些误区要避开 喝得更有效

想要让补阳汤的效果最大化,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避开常见误区才能补得对、补得有效。

食用时间有讲究:最佳饮用时间是中午或下午。中午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喝补阳汤能更好地激发体内阳气;下午喝则能缓解一天的疲劳,为身体补充能量。尽量避免晚上睡前喝,羊肉热量较高,睡前食用会增加消化负担,影响睡眠质量。

食用频率要控制:每周喝 2-3 次即可,不用天天喝。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上火、腹胀等不适,尤其是体质偏热的人群,更要控制好频率,避免适得其反。

食材处理别偷懒:羊肉一定要彻底焯水,去除血水和腥味,否则会影响汤的口感和消化;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用清水快速冲洗干净就行,不用长时间浸泡,以免流失营养成分;山药去皮后要及时泡在清水中,防止氧化变黑。

禁忌人群要注意:热性体质者,比如经常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的人;急性炎症患者,比如正在感冒发烧、咳嗽痰多的人;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建议咨询医生后再食用;对羊肉过敏者则禁止食用,避免引发过敏反应。

储存方法要正确:炖好的补阳汤可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质期为 2-3 天,再次食用时要彻底加热煮沸,避免细菌滋生,确保饮食安全。

立冬前是调理身体的黄金时期,这碗补阳汤做法简单、食材常见,在菜市场或超市都能买到,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就能轻松驱寒祛湿、补阳养血。无论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照顾家庭的宝妈,还是需要调理身体的中老年人,都能放心食用。只要掌握正确的做法和搭配技巧,坚持调理一段时间,就能在冬季来临前为身体打好基础,远离寒湿困扰,整个冬天都能保持手脚温暖、气色红润、精力充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立冬前必喝补阳汤,驱寒祛湿暖全身,气色红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