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原创 军阀割据时期,一名奉军军官身上的十大件

众所周知,在军阀割据时期,东北地区的奉系军阀由张作霖主导,其势力强大,特别是在张作霖的精心管理下,奉军的军队体系逐渐完善。不仅在飞机、坦克、战舰、重炮等大型装备上有一定优势,而且奉军的单兵装备也非常先进,尤其是军官的装备,几乎是当时国内最精良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奉军军官身上的十大装备。

1、大沽造镜面匣子 奉军的军官,从少尉以上职务都会配备手枪,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奉军大沽兵工厂生产的镜面匣子手枪。其实,这款手枪是德国毛瑟C96型1899年版的仿制品,外观上与常见的毛瑟C96有所不同,表面光滑如镜,极具光泽,因此被国内称为镜面匣子。这款手枪发射的是7.63x25毫米毛瑟手枪弹,弹夹容量为10发,使用的是10发桥夹从顶部装填。奉军的仿制版与原版性能相近,主要的区别在于握把部分的护片和木料的材质不同,这也导致了握把上的木纹存在差异。

2、枪盒 每位携带毛瑟手枪的奉军军官,身上几乎都会佩戴专用的枪盒,或者说枪套或枪包。这种枪盒通常由木材制成,外形前细后粗。当使用时,后部的盖子会向侧面掰开,将毛瑟手枪放入其中。虽然枪盒并不能完全包裹住手枪,但手枪的握把部分通常会露出来。这个枪盒还具备另一种功能,可以将枪盒前端和手枪握把上的卡槽连接,再套上一层皮套,变成毛瑟手枪的临时枪托,方便精确射击。由于这种硬壳枪套的设计,毛瑟手枪也因此得到了盒子枪这一别名。

3、弹药皮盒 奉军军官还会携带一种皮革制作的弹药盒,这个弹药盒通常由牛皮制作,防水性能很好,且设计上有按扣,防止剧烈运动时弹药掉出。每个盒子能够容纳一个由10发子弹组成的桥夹。军官通常根据任务的需要携带2到4个弹药盒,这些弹药盒是通过主腰带挂在身上的。

4、军官大檐帽 奉军军官的军帽有两种常见款式。第一种是仿照日本明治四十五年式大檐帽的民国元式军官大檐帽,颜色为灰蓝色,帽檐周围加上了红色牙线,帽墙上则有金色装饰条,显得比日军大檐帽更为华丽。第二种则是奉军在20年代中期自制的大檐帽,设计上模仿日俄战争时期日军的军帽,卡其色布料和低矮的帽檐使其具有浓厚的日式风格。

5、军官制服 奉军军官的制服也有两种设计。第一种是早期的北洋陆军民国元年式军官制服,灰蓝色粗呢布料,模仿日本明治四十五年式军服,衣服上有7枚黄铜扣,肩部有竖版军衔章。第二种则是奉军自制的卡其色军服,这款军服的外形与民国元年式类似,但口袋部分做了调整,增加了黄铜扣子,并且将原本隐藏式口袋改为明口袋。

6、军官大衣 奉系军阀的校官以上职务在冬季配备呢绒大衣,这种大衣的设计深受日本影响,采用了双排扣设计,每排5枚黄铜扣,衣服分为卡其色和蓝灰色两种款式。卡其色款式是在第二次奉直大战后期才开始装备的。

7、军官皮靴 长筒皮靴是奉系军官的标配,排长以上职务的军官都会配备。这些长筒皮靴仿制自日本军官靴,采用厚牛皮,具有防水、耐磨等特点,既实用又符合当时的军官形象。

8、望远镜 奉军团长以上职务的军官通常会配备望远镜,不过这些望远镜并不是奉军自产的,而是从西方或日本进口的。奉军在奉直大战期间多使用德制蔡司系列望远镜,少数军官则使用日本仿制望远镜。

9、军官腰带 奉军的军官腰带设计独特,宽皮带是主腰带,既可以固定军服,又能挂装弹药盒。腰带的两侧还有细皮带,带有铁钩,可以从肩膀绕到背部,将主腰带固定得更加牢固。排长以上职务的军官都会佩戴这样的腰带。

10、军衔章 军衔章是每位奉军军官身上必不可少的标志。奉军并没有重新设计军衔章,而是沿用了北洋陆军的军衔设计。以上尉军衔为例,肩章上有三颗五角星和一条金杠。

这些装备展示了奉军军官在当时的精良配备和军队的高效管理,充分体现了奉系军阀强大的军事实力。如果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改进意见,欢迎指正,我们会在下期为大家带来更多内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原创 军阀割据时期,一名奉军军官身上的十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