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日戏题绝句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唐 张登
小雪节气已至,天气渐寒,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做好“冬藏精”的准备。这一时节,养生重在“御寒保暖、滋阴潜阳”,饮食上应遵循“温润滋补、增苦少咸”的原则,为身体积蓄能量,安然过冬。

小雪餐桌密码
冬季饮食宜“温补”,适当进食温补的食物,可助力阳气生发,既御寒,又养生。

温补类
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益精功效。但温补类饮食辛温燥热,过多进食易上火,需结合自身情况进食。
平补类
莲子、芡实、大枣、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可配合冬季饮食,适量进食。
滋阴润燥,防“内火”
室外寒冷,室内燥热,人体容易出现口干、皮肤干等“内燥”症状,需多饮水,食用滋润之品,滋阴润燥。
增苦少咸,护养心肾
冬季对应肾脏,咸味入肾,但过咸会加重肾脏负担。增苦(如苦瓜、莴笋)可坚阴养心,少咸能护肾。
养生小厨房

萝卜炖牛腩
牛肉温补,白萝卜润燥生津、下气消食,二者搭配,补而不燥。
这一时节可以适量补充肉类,肉类既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同时也含有较易吸收的血红素铁(红肉类)以及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建议选择瘦肉,并多采用蒸、煮、炖、快炒等低温少油的烹饪方式,少用油炸、油煎及明火烧烤等。

鲫鱼萝卜汤
鲫鱼鲜美,萝卜清甜,汤色奶白,润燥又营养。
随着北方陆续开始供暖,为防止因室内暖气或穿衣过多引起的“上火”和干燥,可适量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蔬菜、水果等。

黑米红枣粥
作为早餐,补血益气,温肾健脾。
黑米也叫“寿米”、“药米”,《本草纲目》记载,黑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功效,其锰、锌、铜等无机盐的含量均高于大米。更富含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强心甙等大米不具备的植物营养素,因而比大米更具有营养价值。也很适合糖尿病患者作为主食食用。
小雪起居重保暖
冬季寒冷,具有寒邪收引、凝滞的特性,易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
寒冷空气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咳嗽、鼻塞、喘息等症状,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因此,保暖在冬季尤为重要,出门应佩戴口罩,既防病毒又防寒。

心脑血管疾病
寒邪侵袭血管,使血管挛缩,血流不畅,心脏及大脑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和大脑的负担,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需注意头、颈、腰、膝、脚等部位的保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小雪运动养生:动则生阳,微汗即可
冬季运动应遵循“必待日光”的原则,最好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避免在大风、大雪、雾霾中锻炼。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发热、出汗为度,切不可大汗淋漓,否则反而会导致阳气外泄,易受寒邪。
八段锦、太极拳
这类传统养生功法动作舒缓,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能使气血流通,又不至于过度消耗,非常适合冬季练习。
慢跑、健走
选择天气晴好的午后,进行30分钟左右的慢跑或快走,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心肺功能,让身体暖和起来。

室内伸展
遇到恶劣天气,可在室内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如瑜伽、广播体操等,拉伸筋骨,保持身体活力。
穴位保健:按揉通络,激发自身阳气
身体上的一些穴位,如同自带的“能量开关”,经常按揉可以温通经络、激发阳气,增强抗寒能力。
足三里(长寿穴)
位于小腿外侧,膝盖骨下缘直下3寸(约四指宽度)。此穴是强身健体的要穴,常按揉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如同给身体“小火炉”添柴,提高免疫力。
涌泉穴(接地气的要穴)
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它是肾经的起点,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搓揉脚心至发热,可引火归元、温补肾阳,改善手脚冰凉。

大椎穴(阳气之海)
位于颈部后端,低头时最突出的骨头下方。这里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是身体的“阳气总开关”。每天用掌心搓热大椎穴,或用吹风机吹热风,可有效驱散寒邪,预防感冒。
关元穴(藏精之处)
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约四指宽度)。此穴是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每天用手掌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大补元气、温煦四肢。
小雪养生项目
拔罐综合治疗
拔罐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活血、舒筋解痉等功效,可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的感冒、鼻塞、咳嗽、颈肩腰背酸痛、关节疼痛、痛经等病症。冬季易受寒邪侵袭,拔罐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防病保健。

中药火疗法
火疗是一种灸疗的全新表现方法,利用酒精燃烧的热力和空气对流的物理原理,刺激体表穴位和病位,通过经络传导,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祛邪,有效缓解疼痛,解除疲劳。
火疗适用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如颈肩腰背等关节痛、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胃肠炎、颈肩腰背酸痛、慢性疲劳等的调治。
养生茶饮
健脾饮以大枣、茯苓、炒薏苡仁为主要成分,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和胃之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等症状。冬季阳气收敛,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饮用健脾饮可增强脾胃功能,提升正气,抵御外邪侵袭,尤其适合体质偏虚寒者日常调养。
滋肾阴茶以覆盆子、桑葚、黄精为主要成分,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症状。小雪时节,天气逐渐寒冷,人体阳气内藏,肾阴易亏,饮用滋肾阴茶可滋养肾阴,调和阴阳,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红糖姜茶驱散寒邪,预防感冒,尤其适合女性。

小雪时节,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气温降低,人体易受寒邪侵袭,需顺时养生,通过温润的饮食,为身体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合理的起居,守护体内的阳气与阴精。顺应天时,精心调养,方能健康度过漫漫寒冬。


供稿|营养科 秦桐 中医科 胡木
编辑&责编|业务拓展部 王茜 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