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小雪至,寒冬始!抓住冬补好时机,避寒润燥养正气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告别了飒爽金秋,我们渐渐走进银装素裹的冬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人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小雪时节往往寒潮来临,强冷空气活动频率较高。此时北风渐劲,初雪或临,万物冬藏,天地寒凉。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北方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南方则有小雪吃糍粑的习俗,把糯米蒸熟捣烂,制作成圆形,粘上芝麻、花生、沙糖象征丰收和喜庆。

图源:AI生成

小雪时节最容易犯的养生忌讳是骤然大补。正确的保健方式应顺从气候的变换,适当调整,以促进身体和大自然的合拍。因此,小雪以后未来7天的保养关键是:外防湿冷,内防燥热,避寒就温的同时,不要过度燥补。

小雪养生四诀

1.防寒保暖

人体项背、四肢的经络尤为丰富:背是人体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的太阳膀胱经则主一身之表。所以足部、背部容易成为外邪入侵的地方,从而引发疾病。

注重背部保暖,就能有效防止寒邪损伤阳气。除了添衣加被,坚持每晚用热水泡脚也可以促进人体气血流通,达到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暖身、防病保健的作用。

图源:AI生成

建议每晚可用热水泡脚,或用一些中药煎煮后浸泡,也可用花椒粉、生姜。老人或糖尿病人也能泡脚,只要脚没有创口,水温保持在45度泡脚就没问题,泡20分钟上床睡觉,别搞得自己大汗淋漓。

2.喝水润燥

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微信公号2021年刊文指出,小雪时节天气干燥,应及时补充水分。小雪节气多喝温水可防内热产生,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蜂蜜水可润燥解毒,白萝卜水能清热利尿,梨水可以润肺止咳。

图源:AI生成

推荐茶饮:酸枣仁龙眼枸杞饮

功效:补心血、养肝血、填肾精、安心神。

食材:酸枣仁10克、干品龙眼肉10克、枸杞子15克。

方法:所有食材洗干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继续小火煮30分钟代茶饮。此为1~2个人一天的量。

注意:胃酸过多、消化道溃疡或进食酸味后易腹胀者不宜食用;大便偏稀的人群也需慎食。

3.早卧晚起

冬令宜适当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使其温暖,从而阴平阳秘。

冬季早睡晚起还可避免低温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充足的睡眠还有利于人体的体力恢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

4.运动健体

小雪时节,天已积阴下雪,天气逐渐变冷,人留在室内时间变长,户外活动变少,身体血液循环减慢,人体抗病免疫力降低,容易患疾病,要积极运动,强健体质,预防疾病。

运动应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运动的方式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等,注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容易受凉。

图源:AI生成

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不仅能“晒走”抑郁情绪,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有益于补钙强健骨骼。晒太阳时间以早上十点到下午两点为宜。

小雪饮食三宜

小雪时节正值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大家都会下意识把门窗关紧,室内开好暖气,再吃点热乎的食物。

殊不知这样“全副武装”会让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人体内热因发散不畅而上火,干燥不仅造成口腔溃疡等小问题,最可怕的是让体内失水,血液变黏稠,让人晕晕乎乎感觉要缺氧,排便费力,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小雪节气宜食用温肾补气的食物,以平补为主,佐以滋阴之品,切忌进补大热之品,注意外御湿冷、内防燥热。

饮食要以“营养丰富而适量”为原则,肉类果蔬都需根据自身情况来摄取,不可暴饮暴食,种类单一,容易影响身体吸收代谢。

1.清火滋润

北方地区已经开始集中供暖,在密闭的暖气室内,很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等症状,建议大家在家里吃热菜时可多搭配些清火滋润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菠菜、豆腐等,还可以通过吃梨、甘蔗等清润之品来改善症状。

图源:AI生成

白菜豆腐保健康,说的不是吃得清淡,而是搭配吃,享受美味的同时还兼顾健康。

2.少咸增苦

咸味入肾。冬季寒气主令,容易损伤肾阳。如果再过食咸味,便会致肾水更寒,损伤心火心阳。

苦味入心。这时可以适当增一些苦味食物以助心阳,抗御过亢的肾水。如芹菜、莴苣、苦茶等。

3.食黑补肾

另外,小雪时节还要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如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等。根据中医理论,肾脏的颜色是黑色,因此食用黑色食物可以起到养肾的作用。

多食黑色食物不仅可以补养肾气、清泻内火、抵抗寒冷,还能够润肺生津、保养肌肤,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图源:AI生成

岁至小雪,不妨约上三五好友闲坐围炉夜话,饮酒煮茶感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美妙意境。

也许有雪,也许无雪

来了,是欢喜

不来,也有期盼

今日小雪,祝颂冬安

综合央视科教、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CCTV生活圈

来源:人民网科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小雪至,寒冬始!抓住冬补好时机,避寒润燥养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