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的时候,总觉得身体比平时笨重,手脚冰凉,有时候连脑子都不太灵光。很多人都以为只是天气冷造成的血液循环慢,没什么大问题。
可医生说,每年冬天脑梗的发病率都要比夏天高出一大截,而且近几年因为脑梗去世的人,确实越来越多。听到这里,许多人心里可能会一紧,毕竟谁家里没有老人?
或者自己也上了年纪,稍微头晕一下,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血管又堵了。其实啊,医生提醒的关键就一句话——天冷时宁可多躺一会,也别乱做那几件要命的事。
脑梗,其实通俗点说就是脑部的血管堵住了。血流被卡住,氧气进不去,脑细胞就会“憋死”。最可怕的是,这种病来的时候,很多人连一点征兆都没有,可能前一秒还在聊天,下一秒就倒地不起。
冬天尤其危险,因为寒冷会让血管骤然收缩,血压上升,血液变得更黏,血栓更容易形成。医生就说过,冬天的早上,急诊室里送来的脑梗患者比平常多一倍,这不是危言耸听。
首先,天一冷就起得太早,或者起床太猛,这个问题比很多人想得严重。冬天的早晨,外面冷,屋里也冷,身体在睡眠中温度下降,血压通常偏高。
如果一睁眼就急着起身、下床,血管受到冷刺激猛然收缩,血流速度一下子改变,血压波动剧烈,就容易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尤其对有血管硬化的人来说,这一瞬间的冲击,很容易形成血栓。医生曾经统计过,冬季脑梗发作的时间点,有将近六成都集中在清晨5点到8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说,刚起床那会儿,是脑梗的“高发期”。有的人明明晚上还好好的,结果早上一起床就突然晕倒,抢救都来不及。
所以医生才说,冬天宁可多躺十分钟,也不要猛地起身。正确的做法是先在床上醒醒神,动动手脚,坐起来稍微缓一缓,再慢慢下床。哪怕多花两分钟,也比去医院强。
再说第二件让医生摇头的,就是天冷了还硬要洗热水澡,尤其是洗得太久太烫。很多人觉得冷天泡个热水澡舒服,血液流动快点还可以预防中风,这个想法其实很危险。
因为当热水突然接触皮肤时,身体表面的血管会迅速扩张,血液大量流向皮肤,脑部和心脏的供血反而减少。结果人会觉得头晕、心慌,严重的甚至直接晕在浴室里。
每年都有因为泡澡太久诱发脑梗或者心梗的案例,尤其是老年人、血压控制不稳定的人。医生说过一个数据,日本冬天因为洗澡猝死的人数一年能上千,这不是玩笑。
泡澡前一定要确保浴室温度够暖,水温控制在40℃以下,泡10分钟以内,别硬撑。洗完也别立刻冲凉或出门吹风,温差一大,血压又开始飙升,风险加倍。这种看似“享受”的行为,其实是拿命在赌。
第三件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天气冷还硬要出门晨练。很多老人习惯早起运动,觉得“动一动才健康”,但医生一次又一次提醒,冬天的清晨是空气中氧气最少、温度最低的时段,血压、心率都不稳定。
再加上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和血管,容易诱发血管痉挛。不少脑梗患者就是在公园锻炼时突然倒下的,还以为自己身体好,结果运动反而成了诱因。
医生建议,冬天最好等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再出门活动,或者干脆改为在室内拉伸、走动。运动是好事,但要看时候。再说,冷天身体僵硬,肌肉和血管都紧张,运动强度一大,反而容易出问题。总的来说,宁可少动一点,也别硬扛着去“锻炼”。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看似小事,也能触发脑梗。例如天冷喝水少、喜欢吃火锅、熬夜。这些都会让血液更黏稠、血压更波动。
医生指出,冬天人体代谢下降,如果水分摄入不足,血液黏度会明显升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冬天嘴唇干、手脚麻,甚至晚上容易抽筋。其实那就是身体在“提醒”,血液流动不顺畅了。
喝水这件事别忽视,一天至少保证1500毫升左右,不要等渴了才喝。早晨起床后那一杯温水,真的是救命的。
再者,从医学统计角度看,冬季脑梗发病率比夏季高出约30%到40%。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报告中提到,每年因为脑血管病去世的人数中,有超过一半集中在11月至次年2月之间。
也就是说,天冷时,不仅发病多,死亡率也更高。这是因为寒冷让身体负担加重,血压波动频繁,血管弹性差的人更容易“顶不住”。医生提醒,防脑梗不仅靠药,更靠日常习惯的维护。
比如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尤其是那些血压高的人,不要觉得吃了降压药就稳了。实际上,冬天血压变化更剧烈,药物剂量也要根据医生建议适当调整,否则就容易忽高忽低,给血管造成额外压力。
其实仔细想想,很多脑梗患者出事前都有征兆,只是被忽略了。比如突然说话不利索、一侧脸发麻、走路不稳、眼睛看不清,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千万别拖,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个半小时。
超过这个时间,脑细胞就会不可逆地坏死。医生也一直呼吁家属提高警惕,冬天一旦老人出现这类症状,不要犹豫,立刻送医院。越早打通血管,恢复的希望越大。
当然,也不是要人整天担惊受怕。医生反复强调的重点其实很简单:冬天的身体更脆弱,要顺着它,而不是硬撑着来。该暖就暖,该休息就休息。
很多人觉得“怕冷是弱”,其实是血管在自我保护。别小看那些“多穿一件衣服”“多睡十分钟”这些小事,它们有时候比吃药还关键。血管这个东西,怕的就是刺激——冷热刺激、情绪刺激、劳累刺激,哪一样都能让它出问题。
有专家还提到一个细节,天冷的时候,睡前喝一小杯温水,可以降低夜间脑梗风险。原因是晚上血液容易变稠,尤其老年人睡前不喝水,早晨起床血流速度更慢。
温水能让血液稍微稀释,第二天起床也更平稳。别喝太多,以免夜里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很多人听着简单,但真做到的人不多。其实就是这样一些不起眼的生活习惯,决定了身体的底线。
总的来说,脑梗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病,也不是单纯靠药物能解决的。关键在于每一个细节:起床慢一点,洗澡注意温度,锻炼挑时间,多喝水,保持情绪稳定。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对血管最好的保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王军.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