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知识 »

骨质增生别乱治!3个止痛穴位 2个护骨习惯,疼痛少一半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骨质增生”四个字,很多人会瞬间紧张:“是不是骨头长歪了?会不会要手术?”郑州市颈肩腰腿痛医院主任医师杨道森表示:“其实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是骨骼的‘老化信号’——就像人老了会长皱纹、头发会变白,40岁以上人群中,超60%的人在X光片上能发现骨质增生,其中大部分人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当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刺激周围组织时,才会引发疼痛、僵硬。”今天就带大家正确认识骨质增生,学会用穴位按摩和日常养护缓解不适,避开“过度治疗”的坑。

先搞懂:骨质增生不是“骨头长多余了”,而是身体的“自救反应”

很多人以为骨质增生是“骨骼莫名长了凸起”,其实它是身体为了“稳定关节”做出的代偿——当关节软骨磨损、韧带松弛,骨骼失去原有稳定性时,身体会通过长出“骨赘”(即骨质增生)来加固关节,就像给松动的桌子加“支撑条”。

1.这3个部位最容易长骨质增生,疼痛特点很明显

膝关节:爬楼梯、蹲起多、肥胖人群的“重灾区”!增生的骨质多在关节边缘,会导致膝盖疼(上下楼梯、蹲起时疼得更厉害)、肿胀,活动时膝盖还会发出“咯吱响”,严重时膝盖会变弯(O型腿或X型腿)。

颈椎:长期低头看手机、办公的人易中招!颈椎椎体边缘增生后,若压迫神经根,会引发脖子僵硬、肩膀酸痛,还会放射到手臂,出现手麻、无力;若压迫椎动脉,可能频繁头晕。

腰椎:久坐、弯腰干重活的人要注意!腰椎骨质增生若压迫坐骨神经,会导致腰痛,还会牵连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出现“放射性疼痛”,走路时像“扯着筋”。

2.这4类人是骨质增生“高危人群”,要提前预防

年龄40+:软骨随年龄自然退化,骨质增生概率逐年升高;

肥胖人群:体重每增10公斤,膝关节受力增30公斤,加速软骨磨损;

长期重复动作者:快递员(频繁弯腰)、教师(久站)、程序员(久低头),关节过度使用易催生增生;

关节受伤者:膝盖骨折、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身体会通过长增生“修复”。

超实用!3组止痛穴位,在家按揉就能缓解疼痛

中医认为,骨质增生引发的疼痛多是“经络不通、气血瘀滞”导致的,按揉对应穴位能疏通经络、减轻不适,不同部位增生选对穴位很关键:

1.膝关节骨质增生:按揉“膝眼穴+阳陵泉穴”

膝眼穴:屈膝时,膝盖骨下方两侧的凹陷处(内侧叫内膝眼,外侧叫外膝眼),是缓解膝盖疼的“特效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30秒,重复5-10次,每天2次,按完后缓慢屈伸膝盖,能改善关节灵活性。

阳陵泉穴:小腿外侧,外膝眼向下4横指,胫骨外侧缘凹陷处,能放松膝关节周围紧张的肌肉。

按摩方法:用食指、中指并拢按揉,每次1分钟,每天2次,搭配膝眼穴,止痛效果更好。

2.颈椎骨质增生:按揉“风池穴+大椎穴”

风池穴:颈后枕骨下方凹陷处(后脑勺两侧,摸得到硬筋的外侧),能缓解脖子僵硬、头晕。

按摩方法:双手拇指按揉,其余四指托住头部,每次1分钟,每天2次,按完后缓慢转动脖子(左右各5次),避免猛甩。

大椎穴:颈后低头时最突出的颈椎下方凹陷处,能疏通颈部经络,减轻肩膀、手臂酸痛。

按摩方法:用手掌根部轻轻按揉,每次1分钟,也可用热水袋热敷(温度40℃左右,每次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3.腰椎骨质增生:按揉“肾俞穴+委中穴”

肾俞穴:腰部,肚脐正后方对应的腰椎(第2腰椎)两侧2横指处,中医讲“腰为肾之府”,按揉能补肾强腰、缓解腰痛。

按摩方法:双手握拳,用拳背按揉,力度适中,每次1分钟,每天2次,按摩后可贴暖宝宝(避免烫伤),温通经络。

委中穴:膝盖后方凹陷处(腘窝正中央),有“腰背委中求”的说法,能缓解腰痛和腿部放射性疼痛。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每次30秒,重复5次,每天2次,按压时可轻轻弯腰,帮助疼痛缓解。

日常护骨:做好2件事,延缓增生进展

骨质增生的核心是“关节老化”,日常养护的关键是“保护关节、增强肌肉”,做好这两点,能减少疼痛发作:

1.给关节“减负”:避开伤关节的动作

膝关节:少爬楼梯、少蹲起,避免久站久坐(每30分钟起身活动),肥胖者减重(体重降5公斤,膝关节压力减15公斤);

颈椎:手机举到视线平齐,办公每1小时做“颈椎米字操”(缓慢抬头、低头、转头);

腰椎:不弯腰搬重物(蹲下用腿发力),久坐时用腰靠,不翘二郎腿。

2.练对肌肉:给关节“加保护”

膝关节:练“直腿抬高”(仰卧,腿伸直抬高至30°,保持5秒,两侧各10次,每天2组),增强大腿肌肉;

颈椎:练“靠墙收下颌”(背靠墙,下巴向胸口收,保持5秒,重复10次),增强颈椎周围肌肉;

腰椎:练“改良版小燕飞”(趴在床,抬起上半身和双腿,不抬太高,保持3秒,每次10次),增强腰背肌肉。

杨主任指出:“骨质增生不是‘绝症’,而是身体老化的正常表现,只要科学养护、正确应对,就能减少疼痛,不影响生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骨质增生别乱治!3个止痛穴位 2个护骨习惯,疼痛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