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24 节气中的小寒,养生秘籍全在这里啦!

《小寒养生篇》

小寒时节,天气愈发寒冷,养生至关重要。在饮食方面,宜多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牛肉等,可驱寒保暖,增添体内热量。同时,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以补肾助阳,增强体质。

运动上,可选择在午后阳光充足时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耗气伤阳。

起居方面,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夜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脚部和背部,避免受寒。

此外,心情也应保持舒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避免情绪过于低落或激动,以防影响气血运行。在小寒这个时节,遵循这些养生之道,能帮助我们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的体魄。


小寒吃什么养生 小寒养生药膳食谱 小寒吃什么最养生

  每年的一月五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

  在这小寒到来之际,我们该如何养生呢?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我提醒诸位在进补时不要被 “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小寒养生:药膳进补食谱】

  山药羊肉汤:

  [配料] 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功效] 补脾胃,益肺肾。

  强肾狗肉汤:

  [配料] 狗肉500克,菟丝子7克,附片3克,葱、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 狗肉洗净切块,置入锅内焯透,捞出待用,姜切片,葱切段备用。锅置火上狗肉、姜入内煸炒,烹入绍酒炝锅,然后一起倒入沙锅内,同时菟丝子、附片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清汤、盐、味精、葱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炖2小时左右,待狗肉熟烂,挑出纱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 暖脾胃,温肾阳。

  素炒三丝:

  [配料] 干冬菇1.5两,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 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化滞,润燥。

  饮食禁忌:狗肉忌与绿豆,杏仁,菱角同食。

  患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者忌食香菇。

  丝瓜西红柿粥:

  [配料] 丝瓜500克,西红柿3个,粳米100克,葱姜末、盐、味精适量。

  [做法] 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西红柿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味精稍炖即成。

  [功效] 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患有痤疮的人可长期食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24 节气中的小寒,养生秘籍全在这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