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答网 中医问答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知识 »

中医教你通过饮食养五脏的具体方法揭秘

中医认为,养五脏需通过合理饮食来实现。

养肺可多吃白色食物,如百合,其性甘微苦,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可煮糖水或与银耳等搭配食用。梨性凉味甘,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直接食用或制成梨膏、梨汁。

养肝宜食绿色食物,菠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滋阴润燥、舒肝养血,可清炒或做汤。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保肝护肝的作用,可熬粥或煮汤。

养心可多吃红色食物,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直接食用或泡茶。草莓性凉味酸,有润肺生津、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直接食用或做成果酱。

养脾可多吃黄色食物,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可蒸煮或煮粥。玉米性平味甘,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的作用,可煮食或做沙拉。

养肾可多吃黑色食物,黑芝麻性平味甘,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可直接食用或磨粉冲服。黑豆性温味甘,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的功效,可煮食或打豆浆。通过合理搭配这些食物,有助于滋养五脏,保持身体健康。


养五脏吃什么好 吃什么食物能养五脏 哪些食物吃了能养五脏

  中医教你养五脏究竟该怎么吃

  养心的食物

  黑木耳:性平,味甘,有滋阴、养胃、活血、润燥的作用,能“补气,活血”。黑木耳是天然的抗凝剂,能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作用。凡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悸者,宜经常服食,颇多裨益。

  桂圆:可用桂圆肉泡茶常饮,或煮桂圆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适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红枣:红枣中含有多量的、为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铁和磷,是一种天然的补血剂。对各种贫血、体弱、产生虚弱、手术之后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者,最为适宜。红枣可用红枣煎水服,或用红枣煮粥食,或早晚空腹嚼食。

  养肝的食物

  韭菜:中医认为春季吃韭菜,可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对养阳护肝本身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养肝。韭菜本身就具有助阳的功效,但是中医认为秋季的韭菜含蛋白质更高,所以如果有痛风的问题的话,那么最好不要吃了。同时韭菜还和一些中药会发生反应,所以如果有吃药的话,最好咨询一下是否会和药效产生反应。

  葡萄: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维生素,本身就具有提高血浆白蛋白的作用,葡萄中的果酸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同时对预防现代人高发的乙肝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再者因为葡萄中本身还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消除体内的自由基,由其是对于那些肝脏功能本身就不是很好的人,可以起到一个辅助治疗的作用。

  绿豆:很多人都知道绿豆本身清热解毒,去暑消水肿的作用。其实因为绿豆本身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和氨酸,而这两种营养素同冰糖结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由其是可防止因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

  养脾的食物

  糯米: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红薯:俗称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养肺的食物

  银耳: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萝卜:生食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若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佳。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补肾的食物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核桃:则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医问答网 » 中医教你通过饮食养五脏的具体方法揭秘